《创业教育中国报告(2011)》(摘要)
【编者按】2月26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家华教授代表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在2011年KAB创业教育年会暨第三届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论坛上发布了主题为“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的《创业教育中国报告(2011)》。这是该研究所第二次发布年度报告。报告全文10000余字,从微观的教学和学校层面、中观的商业和市场层面、宏观的政府和社会层面,提出了构建包含3个基本服务体系和10个子系统平台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现加以摘录,以飨读者。
伴随世界经济步入创业化的发展进程,创业和创业教育正成为当代社会的新潮流,成为各国借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器。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借鉴国外经验,推行创业教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等的同时,亟需构建匹配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延伸的相关服务体系。构建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将有助于为创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报告认为: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是创业教育范围内相关要素按照内在规律和秩序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由不同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一个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需要从三个层次入手,即:微观的教学和学校层面、中观的商业和市场层面、宏观的政府和社会层面。
首先,创业教学课程是创业教育开展的基础和基本模式。应在微观的学校层面,围绕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资源保障、督导评估等方面系统地为创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构建创业教育教学服务体系。
第二,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课堂延伸。创业属于商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因此,有必要在创业项目信息提供,商业模式设计,市场应用拓展,资金筹措供给,技术保障支持等方面建立相对稳定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
第三,创业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创业教育是公共事业,离不开良好的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公众参与。因此,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可以通过公共政策与公共舆论为创业教育发展提供相应的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还可以通过舆论导向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扶持创业活动,营造创业文化,构建起良好的创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