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昊/摄

课堂上

和学生们过圣诞
腆着肚子,一头白发,笑容像孩子般可爱,拍照喜欢摆出胜利的“剪刀手”———Ron,这样一个68岁的外教,90后学生们喊他 “老爷爷”。他除了上课的时间几乎都在给中国学生义务“开小灶”,为了辅导学生参赛,儿子在美国得了重病也只让太太一人先回去照料。只要接触他的人都被他教中国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热情所打动。
不遗余力地鼓励:英语是用来说的 给我开口
“I’msoproudofallofyou(我为你们而骄傲)”,每当学生完成演讲,Ron都会这样鼓励。“第一次上他的全英文教学课,大家都有点懵”,学生陈欢雪回忆,腼腆的医学生们比较拘束,不肯开口。Ron会走到你面前盯着你看,大声说话,或者冷不丁让全体起立一起唱歌、拍巴掌、讲故事。“遇有特别含羞,不好意思开口说的同学,他会大声叫你英文名字,比如Selina,comeon,talktome!他会关注到每一个同学。”
“我口语比较差,发音带方言味儿,单词是一个个往外蹦的”,江阴籍学生徐剑奇说,“Ron就一点点反复纠正我如何读,如何带重音、掌握语调等。”“为了纠正我发出最正宗的单词world音,那个L,像含住一口水,舌头顶住上颚的感觉,他纠正了我一个月”———连外国语学院的中国老师曹永科也深受其教益。
参加过英语竞赛并受到Ron培训的学生张蓉说,“他认真地修改你撰写的演讲稿,然后读一遍录下他的发音,交给你让你回去反复听,并模仿他的语音语调,大声读出来,揣摩重音和感情,再一点点纠正你的台风、表情、动作、手势。”
每个第一次上他课的学生都会填写一份Ron自制的问卷,事先了解每个人的英语水平,和想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便因人制宜。课后,他的时间多花在给学生们“开小灶”上———不论你是哪个学院的学生,只要你感兴趣想学好英语,特别是说和读,都可以和他提前预约,单独或集体义务辅导。
每周二是Ron的集体辅导时间,少则四五个,多则十六七个学生在他的办公室里围成一团。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下午他就有7个单独辅导预约。“他不会自己先说结束,总是不其厌烦地辅导到你满意,等你提出告辞他才收工”。最晚11点他才从江宁校区坐地铁回家。对学生们提问的电子邮件最迟第二天就会回复,甚至凌晨两点。
潜移默化地引导:不只教语言 还教领导力
“教室讲台上放着一个盒子,不可以走上讲台或与讲台边缘有任何接触,每组只用一根长绳作为工具,如何把盒子从讲台上取下来?”一个班的22名同学被分成两组,大家全程用英语讨论交流,选出组长,竞赛看哪组最先胜出———这是Ron的一堂口语课。
“Idonotteach.Iamafacilitatoroflearningintheclass鄄room”(我不是在教,而是课堂上学习的答疑解惑人),Ron这么认为。他自述自己的教学理念:“记忆和备考的学习模式对身处21世纪的中国学生用处不大。身处信息爆炸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在大学里学习,要培养和应用的是面对各种复杂现象的批判辩证性思维和选择能力。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对知识自我探寻、自我归纳总结的环境。”
为此,Ron重视课堂提问,鼓励大家提出好的问题,看重每个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常组织小组讨论、给定情境解决难题、主题演讲等活动,既锻炼英语口语,又训练学生的领导力。学生贾欣欣告诉记者,有次他出了个话题Howtobeasuccessfulleader?(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请列举必备素质。大家在黑板上写的答案很多,有公正equal、关怀carefulness、理解understanding等等,Ron都表示了肯定和赞扬。他还让学生排演英文话剧,模拟初到美国遇到的文化差异,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等。“我会在各种演讲讨论活动中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大家语法词汇,纠正发音,学习句型”,Ron说。
“你对加入南京青奥会英语俱乐部感兴趣吗?在这里你可以锻炼你的口语表达和公开表达能力,获得个人成长,体验领导力技巧,提高翻译水平,满足成为2014青奥会志愿者的选拔资质!”,在Ron发起的这个俱乐部成员招募手册上这样写。每周六晚六点半,莫愁路侯家桥12号鑫银村宾馆,Ron总会准时出席并主持俱乐部活动,他太太Nonie也经常去,目前已拥有35名会员,来自南京各行各业。会员之一、南医大外国语学院学生李思羽介绍,“每次活动有很多项环节,比如tabletopic,就是围绕多个题目进行主题发言,比如change(改变)、don’ttalkthetalk,walkthewalk(要履行自己的诺言)。还有自由演讲、游戏等”。据Ron介绍,南京青奥会英语俱乐部是他与上海口译组织合作联办,同时隶属于Toastmaster这个国际性非营利事业组织,该组织至今在全球70多个国家拥有将近 1.2万个会员,旨在帮助培训他人如何学习说话、倾听与思考,培养学员领导、表达能力,Toastmaster意译即为“会议主持人”。
拳拳之心地关爱:戏称离开你们我活不了
Ron的儿子Jim在美国得了肾衰竭,还伴有胃出血,最近两月来已动过4次手术。经过医生积极治疗病情正在好转,目前已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还需要长时间恢复治疗,那边人手忙不过来,可目前Ron却让太太Nonie一个人先回国照料。因为下个月他要带学生参加“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江苏区的比赛,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给大家培训,“如果我走了,他们怎么办?”Ron说。
学生们告诉记者,“Ron和他太太感情很好,不管在学校还是参加社会活动,总是形影不离,互相照顾。Nonie比较胖,眼睛有些老花,行动有时不太方便,平时Ron都不舍得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的”,然而这次却是个大大的例外。
Ron常常自掏腰包作为活动经费,不定期地办Party。去年圣诞节他在新街口一餐厅包下两层楼,邀请了他的学生及在宁好友80多人尽情狂欢。同学们只要组织各种万圣节、元旦等晚会,他就会出钱赞助大家买爆米花、饮料、装饰礼品,或请大家看电影。一次英语演讲比赛Ron还自掏了1000块钱奖励获奖者。
学生陈欢雪说,“Ron会有意识地训练同学的组织和理财意识。有次康达学院一个班在校园里搞露天晚会,他给了200元钱并且要求他们只用这么多钱,充分发挥其性价比,学习如何把一台晚会方方面面组织策划好”。Ron说,“钱我并不在意。这在美国很正常,我的女儿女婿也是老师,他们也都这样做。我觉得学生们送我的小礼物比我给予他们的更珍贵”。
Ron还邀请大家去他五台校区留学生公寓的住处作客,亲自下厨烹饪墨西哥食物tacco——一种蔬菜、豆泥等混合的面饼,用平底锅煎牛肉,就着生菜十几个人分着吃。
“他和我们聊天时表情很生动,不时还会飞一下眉毛。我们都笑称这叫 ‘抛媚眼’。他爱夸奖我们,“You’resospecial”或“You’resoprecious”不离口,还半带夸张地说,“以后要是不教书了,离开你们我怎么活呀!”———外国语学院的120名学生也已经在心里把他当成了最亲爱的爷爷。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同学们都很愤慨路人的冷漠,Ron和大家交流起对此事的看法,他却以自己初来南京语言不通打不到车,一热心姑娘帮他拦车的事,引导大家辩证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他说:“Badpeopledobadthings;goodpeopledogoodthings.Ihavetobelievethegoodoutweighsthebad.Therearemoregoodthanbad.Therearesomanyheroicthingsthathappeneverydaythatweneverhearabout.Why?Becausegoodpeopledonotneedthepublicity.”(坏人做恶,好人行善。我相信这个世界总是善多于恶。其实每天都上演着很多英雄故事,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因为行善不需要彰显,好人做事低调。)
Ron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城,有两子两女。他制作有一个精美的幻灯片,贴满了全家十几口人的合影及各种照片,给新同学上课时都会展示,津津乐道地晒幸福。在美国时Ron从事了25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工作,2006年在美认识了一个南京女士Linda,还认她作了干女儿。“她聊起家乡时脸上那股热爱的表情激起了我们对南京的向往”,2009年在干女儿邀请下老两口第一次来到南京,2010年9月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英语口语。
老爷爷的日程表排得很满:一周面向南医大外国语学院医学英语专业学生的25节口语课,面向全校同学的选修课,每周两校区的两场英语角,各种课外“小灶”,周末的Toastmaster俱乐部活动有等等。
“我从来没把教学当成一个职业去做”,Ron忙碌热情的动力正如他的教案里自述:“MypersonalmissionisprovidinganenvironmentwhereChinesestudentslearnandenjoyEnglish.(我的使命就是给中国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享受说英语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