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十大新闻























  1、上海纽约大学奠基我校与纽约大学合作创立的上海纽约大学于2011 年3 月28 日隆重奠基。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教育部 副部长郝平,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与纽约大学、我校 师生代表一起,为新校奠基培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 务委员刘延东于3 月29 日在上海会见了美国纽约大学校 长约翰·塞克斯通一行。
  上海纽约大学是落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国家教育综 合改革实验区的重要举措,是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 标志性项目。上海纽约大学是国内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国际 化大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第一届本科生将于2013 年9 月入学。
  2、我校首届免费师范生顺利毕业四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 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教育、教师培养从此开启新篇章。 四年后我校第一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于2011 年6 月17 日举行。973 名首届免费师范生将承担起振兴国家基础教 育的历史使命。我校还作为分会场播放了全国首届免费师 范生毕业典礼视频直播。全体免费师范生认真聆听了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发表的重要讲话。
  3、我校隆重庆祝建党90 周年2011 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立90 周年。我校隆重召开 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表彰了 2011 年获得上海市、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我校“两优一 先”荣誉称号的先进集体、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设 计学院荣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 称号。叶澜教授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同时, 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党建活动,组织了学术研讨会、报 告会、等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4、我校隆重庆祝建校60 周年2011 年是我校建校60 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 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 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 声,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共上海市委 副书记殷一璀等为我校建校60 周年发来贺信。教育部发来 贺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校友出席庆祝大会并 作重要讲话。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等领导出席了庆祝大 会。我校六十华诞庆祝活动,得到了海内外校友的热烈响 应。中共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傅杰,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 副部长徐惟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我校原党 委书记施平,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楼志豪,中共中央党 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江西省原政协副主席刘运来,中国科协 副主席刘玠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培生,原上海世博 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华君铎等一大批校友出席了庆祝大会。 出席大会的还有我校老领导、老同志,校党政班子成员以及 师生代表。
  我校本着“着眼于学术提升、文化传承、师生校友和感 恩社会”的宗旨,围绕“传承文脉,提升凝聚力;展示成就, 扩大影响力;聚焦人气,增强归属感;总结反思,再创新辉 煌”的主题,制定了校庆总体思路,成立了校庆筹备机构。
  在60 周年校庆日前后,学校举办了万余名师生和校友 参加的爱在师大———华东师范大学庆祝建校60 周年主题 广场晚会、建校60 周年庆祝大会、第一届思勉原创奖颁奖 典礼、华东师大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揭牌仪式、《师魂》发 行式暨传承创新师大文化报告会、“教育·金融·文化”校庆 主题论坛、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十周年座谈会、国际文 化节等活动。
  在60 周年校庆期间,我校设计了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 统,开通了校庆专题网站,发布了校庆公告,摄制了校庆专 题宣传片,在分众媒体、航美传媒上投放了校庆广告,举办 了上海纽约大学操作协议签字仪式与奠基仪式、新能源与 环境联合研究院成立仪式、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系列讲坛、60 位基础教育战线校友代表遴选并参加返校活动、服务社会 60 件实事等活动,出版了《施平文集》《孟宪承文集》《师 魂》《丽娃文脉》《御制耕织图》等校庆献礼图书,建设了 大师石、大学林、孟宪承铜像、紫竹源、文脉廊等校园景观, 设置了市政道路交通引导标识牌,开设了大师屋礼品纪念 品商店,接待了校友1 万余人次。
  60 周年校庆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 委书记俞正声一行视察了我校闵行新校区,并参加了“庆 祝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六十周年暨第二十七个教师节座谈 会”。
  广州、深圳校友会9 月25 日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 乐厅策划组织了“怀念·感恩·创造———庆祝华东师范大学 60 周年华诞大型文艺晚会(广州分场)”。宁波校友会在9 月25 日举行了联谊活动,庆祝母校六十华诞。北京校友会 12 月18 日在京举办了“爱在师大·情聚京城———华东师范 大学北京校友会庆祝母校建校60 周年暨新年联谊会”。
  美国校友总会和7 个分会、澳大利亚校友会、日本校友 会、香港校友会举行了校庆庆祝活动并由代表组团参加了 母校校庆活动。美国校友总会等还成立了贫困生奖助学 金。
  我校6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俭朴隆重、不落俗套、务实 创新,赢得了师生、校友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5、我校圆满完成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换届工作我校于2011 年11 月进行了区人大代表换届投票选 举,林在勇、罗国振、徐斌艳、吴鹏、钱旻 、王秀秀、张弛当选 为普陀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任友群、吴瑞君、徐梦雨当选 为闵行区第五届人大代表。达良俊、戴立益作为协商产生 的区人大正式代表候选人分别在长风街道选区、真如镇选 区当选为普陀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戴立益当选为普陀区 人大副主任。
  我校陆靖等29 位区政协委员分别参加了普陀区、闵行 区、长宁区政协会议。李巍、张文明、陈国强、秦国利、戴) 荣当选为区政协常委。
  6、《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2011-2015 年)》发布《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 年)》(简称“十二五”规划)于2011 年11 月25 日发 布。“十二五”规划文本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总 纲,规定了学校“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 第二部分为大学的社会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 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文本的第二至五章分别针对这 四项功能进行了规划;第三部分为学校自身发展,文本 的第六至九章就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机 制改革和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四个方面设定了目标和系 列举措;第四部分即第十章,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 设,这是总体性保障。学校“十二五”规划是贯彻落实 《华东师范大学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行动计划,是全校今后五年中高质量地履行学 校功能、高水平地实现自身发展、高效率地配置资源条 件的重要依据。
  7、我校服务社会成果显著2011 年“乡村教师飞翔计划”位居第二届“青年影响 社会”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公益项目之首。“乡村教师飞翔 计划”公益项目由校友查建渝、钱倩共同策划,我校教育发 展基金会、崔永元公益基金、新民晚报等机构共同主办。该 项目每年邀请边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在假期到上海进行为期 十天的体验式培训。2011 年7 月起,直接受益的乡村教师 和上海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达179 人,间接受益学生人数达 10000 名以上。
  我校闵行紫竹基础教育园区是三区联动的一项重要内 容,包括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幼儿园、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小 学、华东师大二附中附属初中、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校 区)。2011 年9 月1 日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小学开学。2011 年 11 月15 日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幼儿园欢乐开园。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是我校与宝山区人民政府区校合 作的一个文化建设项目,由我校河口海岸研究院负责内容 策划,设计学院负责从建筑外观到室内及全部展项的设计。 2011 年12 月9 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副市长沈骏一行参观 了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该馆已于2011 年10 月18 日正式 向公众开放。
  8、我校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首批成果发布我校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首批成果《庄 子卷》于日前出版。2011 年12 月16 日,我校与国家图书馆 出版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该成果发布会。《子藏》是我校 “985”工程重大课题,预计十年完成。首批成果《庄子卷》 的出版问世,标志着《子藏》这一重大学术文化工程取得了 实质性进展。
  9、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受聘我校名誉教授2011 年12 月21 日,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丁肇中教授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并作了主题为“国际空 间站上的 AMS(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寻找由反物质做 成的宇宙”的学术报告。上海市市长韩正还会见了丁肇中。 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先生、母亲王隽英女士都曾就读于我 校前身光华大学。
  10、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结硕果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决赛上,我校获特等奖1 项、一 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1 项,继续跻身全国前列,勇 夺“优胜杯”。另外,入围“世园会”专项的1 件作品也荣获 了一等奖。我校中文系陈波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 员”荣誉称号,成为上海市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在校学 生。我校啦啦操队代表中国参加了许多国际大赛,取得了 一系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