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平凡的经历———腼腆少年从军路初识江浩,便发现他和我们印象中的军人形象并不一致,没有严肃的面孔和威武的气质。面前的他,脸上不时露出腼腆的笑容,充满阳光。得知我的来意后,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真的曾经是一位军人吗?带着疑问,我开始了此次访问。
对话伊始,我便把话题引向他的经历。 当谈起自己的军旅生涯,江浩显得轻松自在了许多,眼中也开始渐渐闪现出军人所独有的光芒。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江浩曾是一名侦察兵。高中毕业后,他走进军营,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军人。起初,军队的生活让刚刚走出校园的江浩很不适应。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江浩逐渐融入军队。他每天睡通铺,吃大锅饭,早睡早起,这种军队独有的生活方式使江浩从一名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两年的军旅生活,江浩接受了军营的洗礼,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形成了坚忍不拔的性格。当同龄人经过了高考,在校园朗朗读书时,江浩在从军的道路上演绎着自我的精彩。困惑中的抉择———卸甲归田求技能退去一身戎装,江浩踏入社会。
刚刚结束军营生活的日子,江浩在交谈中告诉我:这是他人生最大的困惑期。面对未来,已经习惯军队生活的他陷入了迷惘。
几年的军队生活,他受益匪浅。但真正开始新的生活时,江浩发现自己对社会很陌生,自己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立足。如果此时去选择就业,摆在面前的道路将十分艰难。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想要开辟自己的职业道路,融入新的生活,问题多多。
几经挫折之后,江浩决定改变现状,为了学习知识和技术,他又一次走入校园。再次回归的他,选择了我们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开始了崭新的高职求学生涯。
新的征程———高职生活展新姿谈起自己现阶段在高职校的学习生活,江浩显得异常兴奋。
由于从军的缘故,江浩回归校园后,从二年级开始插班求学。半路出家的他,因为错过了一年级基础阶段的学习,所以刚开始学习起来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勤能补拙,一段时间后,江浩已经适应了学校的氛围,他表示自己可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同学的学习进度,今后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
采访中,江浩对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表达了自己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这是自己在军营所不曾感受到的。通过这些活动,江浩在校园里交到了许多朋友,感受到了校园教书育人的文化氛围,体验到了学习生活的快乐。
融入高职生活的江浩,眼中充满对未来的希望。谈及未来的发展,他期望自己将来能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凭借自己所学习的土木专业的相关技能,在社会上立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本报记者 周雨健)编辑评论:技能改变人生———高职求学是正确的选择作为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普通高职生,江浩又有着不普通的人生经历。从校园到军队再到校园,江浩的人生之路丰富多彩。军人的经历锻造了江浩的品质,高职求学生涯开创了江浩的职业道路。而后者正是江浩这样的退伍军人在重新融入社会前,正确的选择。求学高职的优势一:知识衔接容易江浩作为一名军人,从高中毕业后就远离校园,进入军营。虽然军营带给了他铁一般的纪律和意志,但是这一阶段的生活毕竟和校园生活不同。军人退伍之后,融入社会之前,急需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立足,谋求好的发展。这中间必然要重新走入校园学习,补充在军营里可能缺失的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
在重新走进校园进行学习的选择上,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选择高校进行高等继续教育,这也是很多运动员和军人在退役或退伍后,选择的道路。但很多人在高校学习时,由于原先文化基础知识的底子较薄,很难适应高校的学习氛围,跟不上高校的学习节奏,往往事倍功半,求学之路困难重重。二是选择高职校进行职业教育,相对高校而言,职业教育对文化基础知识的要求较低,更能与这类学生原有的文化知识结构和学历相衔接。因而江浩入伍前的高中学历和知识结构,在适应五年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就显得游刃有余了。知识衔接的容易,更可以促使江浩这类学生,迅速转变角色,迅速走上求学之路。求学高职的优势二:技能针对性强江浩作为退伍军人,不缺乏纪律和意志,缺乏的是在社会上求生存的技能。走向社会前,迅速掌握一项技能,以便谋求职业、生存发展,是当务之急。
职业教育以技能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非常适合江浩这类退伍军人的需要。在高职阶段,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职业技能,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技能就是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重要纽带,军队锻造的品质加上职业教育训练出来的技能,可以使他们今后求职时,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求学高职的优势三:融入环境零距离江浩跟一般高职生不同,军旅生涯让他比一般同学更加成熟,回归社会让他更珍惜学习的机会。
班主任余老师认为:走出军营踏入校园的江浩是一个积极追求进步的学生,他的纪律性体现出曾为军人的高素质;他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觉性让他迅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他的亲和力和个人魅力促使他逐渐融入了校园———这个军营之外的另一个大家庭。求学高职的优势四:为深造铺平道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现如今已经形成了立交桥的发展模式,江浩这样的学生,在选择职业教育轻松登陆校园后,将来可以继续深造。学校同时也提供了许多继续教育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学历,提升技能。从这一点上说,现阶段选择高职求学,对于未来接受高等教育而言,也是十分合适的过渡。
关于班主任的那些遐想第五学期结束了!所有班级的材料———上交完,所有学生的成绩———统计好,所有学生的评语———审定毕,所有的通知以飞信、QQ的形式———完全传递给了学生和家长。
从纷繁芜杂的工作中脱身,昨天早上,我骑着我的小破“驴”以一种快要濒临崩溃的紧张状态在冰雪堆集的路上行驶,脑子里萌发了一些奇怪的念头。
!地面冰雪覆盖,坑坑洼洼,滑溜溜的。驾驶着小电“驴”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已经非常不易,还要躲闪身边汽车驶过溅开的泥水,更加艰难。
倏地一个念头闪过:这条艰难的路不正是我的班主任之路么!一时思绪万千:多年以前,初执教鞭的我是“骑着自行车”教学育人的,多年“自行车的驾龄”让我成熟起来。骑上小电“驴”的那个夏季里,我带了现在这个班,猛然发现我对小电“驴”的控制能力正是我现在当班主任的能力,呕心沥血,只求平稳的行驶在带班之路上。两个半的春夏秋冬,管理班级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在我脑海里快速闪现,带班的那些事儿浮上心头。做班主任的我不正是在冰天雪地里行驶的我么?学生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正像是那崎岖的路面么?班上的那些突发状况不正是路边那些飞驰而过的汽车给我带来的危险因素么?我的带班状态不正像我行驶的路面上,不敢加速不敢拐弯,始终小心翼翼的么?前方四个轮子的汽车不也正像那些———无论接了什么样的班,也无论在“多差的路面”上行驶,依旧游刃有余的老班主任们么?从自行车到小电“驴”,从小电“驴”到汽车,这正是班主任的成长之路啊。
今天下午班主任座谈,借这个契机,我把昨天的念头写了出来。如果我能够在带班过程中,像在冰上行驶一样的小心翼翼,刻苦磨练自己的育人技术,何愁带不好班呢?
庖丁解牛,非一日之功。昨天,最后骑行的时候还是扭着了。心里一声叹息,随后慰藉自我:扭伤也好跌倒也罢,不经历带班的伤痛,怎能见着彩虹呢?于是心里豁然了,大声呼唤道:班上的娃啊,什么时候你们能主动帮我把路面整成柏油大道啊! !郭梅
本报讯(通讯员 唐丹)3月23日,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陶勑恒教授应邀来我校做题为《人性化的教育工作者》的讲座。学工部姜峰主任主持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唐云清及各系部学生工作负责人、班主任聆听讲座。
陶勑恒教授认为教师应是人性化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做好学生心灵的守护者。陶勑恒教授的讲座首先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分析了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心理素质要求,剖析了导致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班主任工作开展等方面提出学生工作的要点:“三大要素”——— 尊重、真诚、共情(同理心);“四个学会”———学会倾听、学会说话、学会探寻、学会等待;“五条原则”———正面动机原则、负责任原则、把握火候原则、系统性原则、非攻击的关怀原则。他还从现代人面临的诸多压力出发,特别是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工作特点,介绍了教师应对压力的方法、理性对待压力的重要意义以及保持健康生活的 密码。
参会老师大多表示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环境下,陶勑恒教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既有针对性,又拓展了思维、增强了信心,更明确了今后学生工作的方向。
!!尽西风,季鹰归未?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南京这座燥热的城市生活久了,似乎已经忘却了秋的味道,这几天早上到校时,居然触到了丝丝的凉意。那是一种久别而又熟稔的气息,我似乎又闻到了被露珠打湿的玉米秸的味道!
!思绪也被这气息带回了我魂萦梦绕的家乡,那里现在应该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吧:田野里无边无垠的庄稼被割倒、收拾、聚拢,场里的玉米堆成了小山,交织成一片片的金黄。在我的家乡,一年中最辛劳的季节,是收获希望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我的父母犹如中国千百万农民一样,忙并快乐着,因为这是他们的愿景,是他们来年的寄托。他们收获的是粮食,更是喜悦。父母似乎不太在意市场经济的大潮,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告诉他们,这样的投入和产出是不相符的,少种些地,能吃饭就可以了,可是他们却总是执着的守望着那片田园,世代耕耘。
!闲暇时叩心而问,我自己又何曾走出那一片生我养我的黄土地呢?看到秋风起,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玉米的味道。自己离开家乡近十个年头了,每到这个季节总是会想到家乡,想到我劳碌的父亲,母亲。在这十年里,我没有陪他们过一个中秋,没有帮他们收获过半分的庄稼。每念及此,心中便会生出无限的愧疚。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有几人能如张季鹰那般洒脱,西风起时,便毅然决然的离开那锦绣长安。年幼时觉得张季鹰有些好笑,“贪吃”就成了我为他作的白描,后来我负箧远游,渐渐明白了张翰的心境,再后来我作了看不到归期的游子,我才真正品味到那一餐鲈鱼脍里浓的化不开的亲情,无法排遣的乡愁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眼前的六朝金陵依然繁华妩媚,但是这份繁华是不属于我的热闹,这份妩媚是不属于我的动人。飘零异乡的我只是这座城市的匆匆过客,“尽西风,季鹰归未?”———不免一声喟叹:“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鲁明亮
构建社会和谐 弘扬雷锋精神电气工程系同学广泛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本报讯 2011年3月,电气工程系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动员全系同学广泛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大批同学走向社会,献出爱心,弘扬雷锋精神。敬老院里春光融融3月20日,电气工程系学生分会学习部、社团部和公关部的学生干部,把爱心带到了南湖敬老院,把欢笑留在了南湖敬老院。尽管活动当日,细雨蒙蒙,但是同学们都热情不减,早早的来到了活动地点。在敬老院里,四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虽然都是一些很简单、很平凡的小事情,但是却赢得了老人们的赞许,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同学们用自己的努力,让敬老院里一片春光融融。聋童幼儿园中温暖阵阵南京市雨花台区婷婷聋童幼儿园迎来了电气工程系510231班的同学们。这次义工活动,把爱心奉献给了残疾儿童。501231班的同学们事前对这次学雷锋活动做了精心的准备。他们来到幼儿园,与幼儿园中的盲童一起嬉戏,把温暖和关爱带给聋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场景感人,同学们消除了盲童与正常人之间的隔阂,给幼儿园的盲童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活动后记:
一、走向社会,真正弘扬雷锋精神今年学雷锋活动月,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工程系把学雷锋活动落在了实处。最大的特点就是动员广大同学走入社会开展学雷锋活动。系学生分会和各个班级,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了各种慰问和义工活动,真正唱响了雷锋精神,真正将爱心传播给了社会的弱势群体,达到了回报社会活动目的。
二、长期坚持,月月都是“雷锋月”。校园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应该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而不是一时掀起的热潮。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倡导文明新风尚,培养文明的高职学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月月都是“雷锋月”,这才是这一系列活动的根本目标。牛安琦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