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积极向上的践行者———记交通工程系李爱增博士


  在大学,老师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且还要进行专业学科建设,同时还有科研项目需要攻关,其辛苦不言而喻。笔者预约李老师时他正忙着进行交通工程特色专业的申报,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欣然答应了我们的预约,亲切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积极思索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够不断进步。2011年5月,李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我校共有两件作品参赛,并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优秀奖的好成绩。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67所高校的155件参赛作品,其中不乏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交通领域知名院校。我校这一成绩的取得在同类高校中难能可贵,但李老师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他说:“这次比赛我校学生的现场表现让我感触很深,我校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学生在答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让我很是不满。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样也是三等奖,但他们学生的现场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有理有据地回答评委所提出的问题,并且还表现出极高的心理素质,但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结构、逻辑思维、心理素质等方面却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足,令我感触很深。”
  这次比赛后李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他说“作为一名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的课应该怎么上?我们的考试应该怎么考?我们平时应该怎样给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为此,李老师对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等进行了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他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引入大量的横向课题研究项目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并不断地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期末考试出题,李老师会基于平顶山市实际结合教材内容,出30分左右的实际应用题,这样的题目教材中没有直接答案可寻,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李老师还向系部建议每年举办“河南城建学院交通科技大赛”,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除此之外,李老师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他的纵向课题研究和横向社会服务项目中去,学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在李老师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近一页的学生名单,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李老师的科研项目的学生,其中一些人已经参与了一年多的时间。
  李老师真诚地忠告在校学生,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充分利用学校和老师所提供的平台和机会,好好锻炼自己,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其他方面能力的锻炼,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努力工作为系部发展不遗余力除了积极完成常规的教学工作外,李老师还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教研室、科学研究、专业学科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上。作为教研室主任,2011年5月,交通工程教研室获得了我校首批优秀教研室。交通工程教研室积极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2010年度,教研室老师的科研分数超出应完成分数的300%多;李老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并且积极和规划局、公用事业局、交警队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和联系,为其解决实际问题,在提高交通工程系学科影响力的同时,也为我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被评为我校的特色学科、河南城建学院交通研究中心也批准成立。目前,李老师正在积极准备交通工程校级特色专业的申报工作。另外,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实验室规模、实验设备类型及数量也基本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努力工作、积极奉献,自己才能进步,学校才能发展。”李老师如是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赤诚的育人之心,辛勤的不求回报的付出,李老师一直在努力着。河南城建学院会因为有众多的象李老师这样的老师而发展的更快,为祖国的建设输送越来越多、越来越优秀的人才。(记者团 王永昌杨久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