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 记 国 家 奖 学 金 获 得 者 钟 哲
幼时的钟哲与父母游清华大学时,买了张纪念卡,上面写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此,这四个字在他心里深深地扎根了,他始终秉承着“做好自己,关怀他人”的原则做人做事。
钟哲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早年从军,身为军人的父亲无论在做人做事还是生活细节方面都对他要求严格,这也造就了钟哲细心、耿直的性格。钟哲的母亲总是在生活上给予他无私的关怀,每次打电话的时候总是要问:“吃了什么呀?有没有吃饱呀?
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钟哲就是在这么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
上大学以来,钟哲始终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件事情,并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他现在是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今年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在2010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江西省赛区二等奖。
钟哲是一个严谨踏实的人。因为对数学的热爱,他在2010年报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不幸的是他在学校的初选中落榜,但他不甘就这样放弃,为了把握这次难得的参赛机会,他主动找到院长申请,并得到了一次尝试的机会。之后,他与卢彧文、吴俊杰三人组成团队准备比赛。他们每天六点半起床学习调研,每周末都去学习数学建模的课程。三个人利用暑假一个半月的时间一起看书、探讨,默契配合,他们自称为“铁三角”。身边有些同学耐不住暑假的酷热,每天的学习量都在减少,甚至放弃了枯燥的数学建模学习。可是他们仍在坚持,钟哲认为,既然下定决心做成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出成绩来,即使这个过程是辛苦的。
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三个人分工合作,卢彧文主要负责编程,吴俊杰负责论文的撰写,钟哲进行整体协调和最后的完善工作。三天时间里,他们只睡了8个小时。钟哲曾为了一段三百字的摘要,花了两个个多小时的时间修改。最终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获得了2010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西省赛区二等奖。
除了学习之外,钟哲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由于对辩论与音乐的热爱,大一的时候他加入了辩论与口才协会和吉他口琴社。大二的时候他就担任了辩论与口才协会副会长,并组织校级辩论赛多次。令他最深刻的一次辩论赛是大一时和设计学院的一次比赛,这是钟哲的第一次参加辩论赛,赛前显得特别的焦虑和紧张。在辩论赛上,更多时候讲究的是头脑的灵活、知识面的广泛和辩论技巧。钟哲说,不论你在私下讲的多好,可上了辩论台一切都变了。辩论场上的经验和自身的心理素质是非常的重要的。此外,钟哲还担任了吉他口琴社副社长,多次在学校各类文艺活动中演出,还策划组织了一次社团专场演出。钟哲执着于流行、古典、摇滚音乐,课余他常吹布鲁斯风格口琴来调节生活。
读研究生是钟哲一直以来的梦想,目前他正在努力备战考研,他告诫大家,无论如何,在大学里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掌握好一门技术,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比什么都重要。踏实地掌握好学到的知识,而不是应付考试,荣誉只是暂时的,但技术与知识却是一辈子的。他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们要成为一颗真正的金子,而不是一颗镀上金子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