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校召开第25 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讨会


  本报讯 由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学发联联合主办的我校 首届辅导员文化节于12 月20 日正式启动。当日上午,活动之 思考篇———第25 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讨会在逸 夫楼报告厅举行。新老几代辅导员集聚一堂,就“网络时代大 学生思想教育”展开交流探讨。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原上海市 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止静,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秘书长、山东 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宏建,上海市科教党委德育处处长胡宝国, 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夏晓虹,思政研究专家缪克 成教授、邱伟光教授等应邀出席。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 长林在勇主持。
  童世骏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辅导员表示慰问,对思政 理论研究取得的新成果表示祝贺,对关心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的专家们表示感谢。他说,科教兴国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人才培 养的核心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思想教育的科学内容要用艺 术的方式来表达,追求的道德境界要用科学的认识来奠基、用 审美的体验来充实。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有说服力和感染 力,必须有创造力。网络思政这个研讨主题很好。互联网时代, 机会与挑战同在。我们要用新资源解决新问题,要用创造性的 智慧和大学生们一起鋾熔品性,服务社会,推动民族和时代的 发展。今天几代辅导员聚在这里,不仅是回顾25 年来走过的路 程,也是集中智慧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挑战。
  会上,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讨会创建者之一、原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止静,以一名老辅导员的身份谈了对 辅导员工作的感受与思考。她说,做好辅导员工作,首先不能将 这份工作当做跳板。其次,辅导员工作很重要,辅导员是将大学 生引入社会第一人。在遇到突发事件等特别时刻,一支有向心 力、战斗力的辅导员队伍更显重要。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方宏建在讲话中对我校连续25 年坚持举办大学生思政理论研 讨会表示由衷的敬意。他肯定了我校举办思政理论研讨会的意 义,同时介绍了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进展。上海科教党委德育 处处长胡宝国就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 E 班的建设发展 情况做了介绍。
  本届研讨会共收到论文83 篇,其中《新时期大学生创新精 神培育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等16 篇论文获奖,团委、学 特学院、资环学院、信息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学工部部长任开蕾主持了大会交流发言环节。信息学院崔 海英、关工委姚南强等先后发言。围绕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 育怎么做,尤其是社会突发事件等特别时刻,我校学生工作者 提出了“三新”。
  一是新情况。资环学院辅导员王子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在人人网、微博等大学生齐聚的网络平台上,社会突发事件往 往在短时间内会被大量地讨论、转发、分享,进而在大学生群体 中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二是新对策。王子彧提出,面对新情况,高校学生工作者对 互联网正在传播什么社会突发事件、是否对大学生造成影响要 有预判,化危机公关为日常引领。信息学院副书记崔海英认为, 可以充分发挥非官方的、大学生网民信任的“网络学生骨干” 的作用。让网络学生骨干积极参与校园网络的热点话题,借助 于他们的影响力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向积极方向发展。
  三是新便利。学生处2005 年创建了学生工作网。在四川汶 川、青海玉树、西藏那曲等地震发生时,辅导员们借助这个网 络,只要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3-5 分钟之内就可以搜出该地 区所有学生并群发短信和邮件,告诉学生事件情况。这种快速 反应工作机制,让外地求学的大学生们倍感温暖,体会到学校、 老师的关心。辅导员们也可以迅速了解学生家里情况,有针对 性地展开后续工作。
  据悉,举办辅导员文化节,是我校加强辅导员文化建设的 一项创新举措,力图通过文化节这一载体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对 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 力、向心力、战斗力,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在接下来 举办的辅导员文化节风采篇中,我校辅导员将自编自导自演, 以情景剧、诗朗诵、群口相声、歌舞等形式再现辅导员日常工 作、生活场景,展示新时期辅导员的风采。 (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