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筛选就业信息
高校毕业生又进入了忙碌的求职季,面对企业在校园内的"轮番轰炸",很多毕业生在诉苦:为什么我辛辛苦苦提交的网申石沉大海,如何获取我所需要的就业信息,也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进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在这里,将教你几个筛选就业信息的小诀窍,会让你的求职事半功倍:
1、做好信息的筛选。就业信息发布的渠道很多,网络是大部分学生信息获取的主渠道。当然,网络招聘也要做一些区分,譬如各高校的就业信息网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针对性较强;社会求职网站则会有相应的板块发布应届生招聘会信息,相比较而言,覆盖面较大,但网申被筛选出来的几率较小;各大论坛BBS也是发布招聘信息的重要渠道,如应届生求职网等等。对于处于求职期的毕业生而言,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功课:一是信息的搜集一定要开源,尽可能地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二是建立个人的简历投递库,避免盲目投递导致尴尬的局面;三是明确个人的职业目标,避免求职没有针对性。
2、深度挖掘就业信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业信息铺天盖地,需求岗位也是五花八门,所以毕业生在分析招聘信息的时候要着重分析以下几方面:一是观察企业的成长性,分析这是一个朝阳产业,还是一个夕阳产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避免由于入错行业而导致的职业道路混淆不清、左右徘徊;二是做好就业信息与个人的匹配性测试,把握需求岗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即工作环境所要求的技能与专业、性格、个人兴趣之间进行配对,譬如营销类和行政类岗位的需求对求职者的性格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扬长避短,才能左右逢源;三是把握就业信息的对称性,对称性不光是就业信息的及时、有效,更在于求职者能够正确把握就业信息所反馈的内容,如今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悖论"导致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了抗拒性心理;四是加强就业信息的全方位分析,薪酬、城市、福利等都是影响毕业生选择的关键因素,而建议毕业生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影响因子,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结合个人的实际状况对影响因子进行排序,从而做出选择。
3、重视企业的驻校招聘的就业信息。企业驻校招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被选择的目标高校而言,毕业生则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当然,毕业生参加企业的宣讲会也要有一定的策略,其一要了解企业招聘的岗位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其二了解目标企业现阶段的运行状态和发展前景;其三适时出击,抓住提问环节,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对方的重视;其四宣讲会后持个人简历进行自我推荐。
4、综合评估岗位需求。用人单位每年的招聘量是恒定的,而过多的毕业生争夺一个岗位,必然会导致求职成功率的下降。建议毕业生在挖掘信息的过程中综合评价个人情况与目标企业的职业匹配度,从行业领域、招聘人数、专业限定等方面去综合评价,有舍方能有得,避免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后没有"修成正果"。
5、跟踪就业信息的更新及评价。毕业生习惯于将就业信息的关注度停留在简历投递前,而缺乏对简历投递后信息的跟踪和评价,从而导致由于信息的临时变更而贻误了大好时机。据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发布会随着效果做出及时的调整,譬如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截止时间前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简历样本量,那么有可能会把截止的期限提前;再者,就业信息的交互评价也是毕业生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以"管理培训生"为例,"管理培训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各个用人单位所赋予它的含金量是不同的,其培养机制的优劣程度会影响到毕业生在入职后的职业发展,请勿轻视。
就业信息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求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希望毕业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认清目标、把握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钟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