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江中”工程知识问答
第一部分 养生的概念1.何谓养生?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就是在尊重生命规律的前提下,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并通过具体的养生方法,以达到培植禀赋、保养身体、增强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延缓衰老乃至延年益寿的目的。
2.中医养生的理念是什么?
中医养生的理念简言之是: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养护生命,享受生命。
3.中医养生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增强健康4.生命质量的评价要素是哪三个?
聪明、健康、长寿。
5.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整体健康模式是什么?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生殖健康。
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大健康基石”是什么?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7.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评价的10项标准是什么?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劳累。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有弹性。
8.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哪三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卫生革命———同急性、传染性疾病作斗争;第二次卫生革命———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斗争;第三次卫生革命———同精神性疾病和意外伤害作斗争。
9.何谓亚健康?
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
10.何谓治未病?
“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含义大致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欲病防发”,三是“既病防变”,四是“愈后防复”。
11.何谓天年?
天年,指人的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这个年龄,中医认为是100-120岁。
12.《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天真”,本义是什么?
天真,即自然纯粹之本性。亦即天生的本然。
13.何谓衰老?
生命过程中随着年龄增加或因某些异常因素(包括疾病)表现出机体形态、结构及功能进行性退变的状态。
14.中国有哪两个“世界长寿之乡”?
广西巴马,新疆和田。
15.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60岁以上老人有多少?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9个百分点。
第二部分 精神养生16.何谓精神?
精神,主要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精神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命现象。健康生命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是精神作用的结果。
17.何谓七情五志?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反应。
五志,指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的情绪反应与五脏功能活动的对应联系。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
18.何谓形与神俱?
“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的统一。形,指整个机体的外在表现,是物质基础;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是功能作用。“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形体是精神意识的载体,精神是形体生命的展现。形神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19.情志活动过激会引起哪些脏腑功能变化?
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气机失常、阴阳失调、精血亏损、形损神伤等变化。
20.精神养生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乐观开朗,自然平和。
21.情志养生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保持心情愉悦,控制不良情绪。
22.何谓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意谓积极地顺应自然,以平和、淡定、坦荡、自在的心态看待人世间事物的流转变化。
23.如何理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格言?
精神淡泊而志向澄明,心灵宁静而意境深远。
24.何谓清心寡欲?
清心,就是思想清静,心地纯洁,排除杂念,精神内守,不为外物及世俗的纷争所干扰。寡欲,就是节制欲望,降低对名利、金钱、物质的嗜欲,知足常乐,知止不殆。清心寡欲是恬淡虚无的核心内容,也是精神养生的具体措施。
25.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有什么现实意义?
“大德必得其寿”,意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有可能获得高寿。孔子提出这个命题,强调道德修养在养生学中的重要意义,是儒家养生的重要主张。儒家养生始终以道德为归依,一切养生方法、措施都是在道德的指引下实施。实际上,也是强调精神养生的重要性,在养生实践中,精神养生是第一位的,是起主导作用的。
第三部分 起居养生26.“起居有常”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起居有常,指日常生活有一定规律并合乎人体的生理机制,它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尤其要注意调其平衡,守其中正,如有规律的作息、劳逸的结合、服饰的顺时合体,房事不纵也不禁,睡眠的适度等等。
27.《灵枢》所论“五劳所伤”的内容是什么?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8.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2)作息规律:积极工作,充足睡眠;(3)衣着适时适体;(4)排便规律:养成定时排便习惯;(5)居住环境适宜;(6)讲究个人卫生。
29.“生活规律”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生活规律”包括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动静结合、情绪平和等方面的规律适中,是疾病早日痊愈,身体康复,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
30.什么是“子午觉”?
指晚上在子时(23~1点)睡觉,白天在午时(11~13点)午休。睡子午觉,就是说夜晚在子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然后在中午午时(11~13点)小憩片刻。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睡好子午觉,对人体健康特别重要。
31.睡眠的意义何在?
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主要形式,又是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现代医学认为睡眠的本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是一种保护性抑制。人在睡眠中,身体的一切机能降低、肌肉放松、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频率减缓、机体代谢降低,处于休息、恢复和能量积累的状态。因此,睡眠是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
32.最紧要的睡眠时间段是什么?
子午觉,即在夜晚子时之前上床睡觉,中午午时小憩片刻。
33.如何保持二便通畅?
一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晚上睡觉之前或早晨起床后,定时上厕所,久而久之,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二要排便顺其自然:要做到有便不强忍,大便不强挣。“强忍”与“强挣”都易损伤人体正气,引起痔疮等病。每次排便后做提肛动作3-5次,以益气升提。
三要运动按摩通便可运用摩腹等按摩手法以疏通气血,增强肠胃消化功能,加强大小肠的蠕动,通畅大便。
34.什么是正确的洗手方法?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
(1)洗手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15秒以上。
(2)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有条件的也应清洗戒指、手表等饰品),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3)尽量用自来水洗手。
35.何谓“谨守宜忌”?
指生活规律,饮食、起居、劳逸等适度,避免过激而损伤正气。如生活中应做到戒烟限酒;戒饮食偏嗜;戒劳逸过度,戒精神情志的偏激等。
第四部分 饮食养生36.《黄帝内经》提出的膳食结构是什么?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即谷肉果菜互相搭配的综合膳食结构。
37.“食色,性也”的养生意义何在?
饮食男女是生命的本然。人类生存、发展、繁衍延续的特质就是生命的表现。养生就是要在生命的本然问题上着意,把饮食男女作为人生第一要务来调节管理。
38.饮食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饮食养生的原则是讲究营养,安全卫生,饮食有节,谨守宜忌。
39.何谓“饮食有节”?
(1)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
(2)吃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3)不吃腐败不洁之物。
(4)饮食的冷热要适度。
(5)吃饭要细嚼慢咽。
(6)饭后注意调护。
40.绿茶的功用是什么?
清心明目,提神益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降脂减肥,防癌抗癌。
41.红茶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健胃消食,和中除烦。
42.何谓饮酒“十忌”?
一忌过量,二忌过快,三忌豪饮,四忌空腹,五忌强劝,六忌病饮,七忌孕饮,八忌老饮,九忌混饮,十忌烟酒并进。
43.粥的养生特点是什么?
养护胃气。
44.为什么不能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就是饮食无节,或进食速度太快,或进食量太多。中医认为,饮必小咽,饮必细呷,应当小口小口地饮,因为“大饮则气逆”,造成呛咳或气喘,甚至发生痰饮病。食必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暴食不仅不易消化,还易损伤脾胃。
45.饭后散步有什么好处?
饭后散步,身体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情绪上轻松愉快,更能增进消化吸收,防止积食。
第五部分 运动养生46.“动则不衰”。
是指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状况,促进脑细胞的代谢,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肌肉关节的活力,使人动作灵活轻巧,反应敏捷,从而增进健康,延缓人体的衰老。
47.运动养生的原则。
形神兼养;动静相宜;适量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8.一动不如一静。
指的是要动静相宜,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带病之体,当以静养为主,寓动于静,动静结合,而不能一味的强调运动,更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49.运动养生功法列举。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散步、跑步、体操、游泳、球类等等。
50.形神兼养。
运动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意守、调息、动形的和谐统一,以意领气,以气导形,达到形神一致、意气相随、形神相感。这三方面中,最关键的是意守,只有精神专注,方可宁神静息,呼吸均匀,气血平和。运动中若能以意领气,以气动形,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使内外和谐、气血周流,整个机体方可得到全面锻炼。
第六部分 体质养生51.何谓体质?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52.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1)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2)后天因素可以使体质发生变化;(3)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能影响体质。
53.平和体质的特征是什么?
(1)形态特征:体型匀称健壮。(2)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3)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寒热,睡眠好,胃纳佳,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和有力。(4)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54.虚寒体质如何养生?
(1)饮食调养:阳虚质者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鸡肉、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带鱼、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强壮体质。平时应少吃生冷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2)起居调养:阳虚质者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节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在阳光充足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夏季暑热多汗易导致阳气外泄,要避免强力劳作致大汗伤阳,也不可恣意贪凉饮冷。
(3)运动调养:阳虚质不宜在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锻炼身体,如水中游泳易受寒湿,一般不适宜。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阳虚质锻炼时间最好选择春、夏和初秋季节,一天中又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最好时机,其它时间锻炼则应当在室内进行。运动量不能过大,不可大汗,以防汗出伤阳。适当的短距离跑步、跳跃运动和气功,可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
(4)精神调养:阳虚质者性格多沉静内向,常易情绪低沉。应调节自己的情感,善于自我排遣或与人倾诉,宽宏大量,以愉悦改变心境。
(5)药物调养:阳虚质宜服用补肾温阳的药物,常用药物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还精煎、还少丹等。
55.阳盛体质如何养生?
(1)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戒酗酒。
(2)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阳气散发出去。游泳锻炼是首选项目,此外,跑步、武术、球类等,也可根据爱好选择进行。
(3)精神修养: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制情感上的冲动。
(4)药物调养:可以常用菊花、苦丁茶沸水泡服。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56.阴虚体质如何养生?
(1)饮食调养:阴虚者应该多食一些滋阴的食品,如芝麻、绿豆、山药、乌贼、龟、鳖、海参、鲍鱼、牛奶、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海蜇、银耳、梨、甘蔗、枸杞、荸荠等。阴虚火旺之人,应少吃温热、辛辣、炸烤之食物。
(2)起居调养:阴虚质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藏养阴气。熬夜、剧烈运动、在高温酷暑中工作等能加重阴液耗损,应尽量避免。肾阴是一身之本,房室过度易伤肾阴,所以要节制房事。长期吸烟易致燥热内生,戒烟有益健康。
(3)精神调养:阴虚质者性情多急躁、外向好动。如情志过极,易加重阴虚,因此要节制情志,正确对待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保持稳定的心态。
(4)运动调养:阴虚质者由于阴液不足,故应避免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形式,避免在炎热的夏天或闷热的环境中运动,以免出汗过多,损伤阴液。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静气功等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传统健身项目。皮肤干燥甚者可选择游泳,能够滋润肌肤。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并及时补充水分。
(5)药物调养:阴虚质宜服用滋阴补肾的药物,常用成药有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57.痰湿体质如何养生?
(1)饮食调养:痰湿体质的形成与饮食失宜密切相关,所以饮食调养十分重要。饮食宜清淡,少吃肥甘油腻之品。化痰祛湿的食品有赤小豆、绿豆、米仁、燕麦、扁豆、蚕豆、冬瓜、萝卜、苦瓜、洋葱、大葱、海蜇、海带、紫菜、芹菜、木耳、香菇、胡萝卜、荸荠、竹笋、葛粉、橄榄、石榴、苹果、葡萄等。
(2)起居调养:湿性重浊,易阻滞气机,遏伤阳气。平时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雨淋,保持居室干燥。
(3)运动调养:痰湿质者形体多肥胖,身重易倦,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持之以恒的适当的运动在痰湿质的养生中最为重要。其运动要点:一是选择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增强机体物质代谢;二是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保障人身安全;三是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懈方有成效。可选择的锻炼项目有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等。
(4)精神调养:合理安排休闲、度假活动,以舒畅情志,调畅气机。适当增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5)药物调养:痰湿质宜服用健脾化痰的药物,常用中成药有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
第七部分 按摩养生58.最常用的养生按摩穴位有哪几个?
百会、睛明、迎香、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涌泉、合谷、劳宫。
59.头面部的按摩方法有几种?
梳五经,叩击头部、点按百会、开天门、分刮眉目、擦耳补肾、擦鼻通窍、叩齿固牙。
60.摩腹法如何操作?
双手相叠,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左手内劳宫穴对准右手外劳宫穴。按摩下腹部,顺时针转圈按摩36圈,再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劳宫对准,逆时针方向按摩36圈;双手食、中、无名、小指自下而上推摩腹部,从阴部前起至前胸中部胸骨下两胁中间止,然后双手大拇指由胸骨下起推至阴部前止。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按摩腹部,往复为一次,共推摩36次。
61.上肢如何按摩?
(1)上举手臂(2)顺藤摸瓜(3)揉搓双手(4)按压手掌(5)抖动双臂62.下肢如何按摩?
(1)按脚(2)扳足(3)搓揉腿部(4)扭膝(5)甩腿63.按摩养生的机理是什么?
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并通过经络、气血的传导作用而影响到各脏腑,促使病变处的阻滞消散、寒凝宣散、壅塞复通、气血畅通、痉挛缓解,而达到预防及治疗目的。
第八部分 食疗药膳养生64.何谓食疗?
又称食治。即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食物,或配合某种药物,经过烹饪加工,制作成具有药用效果的食品,以达到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目的。
65.常用食疗方举例。
百合羹、猪肚莲子汤、猪或羊肉炖白萝卜、桂圆红枣猪肝汤、山药炖猪手汤、山楂肉干、延年长寿糕、八珍糕、鲜藕汁、骨髓炖莲藕、油菜炒香菇、荷叶冬瓜汤,等。
66.何谓药膳?
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相应的食物原料相配,采用独特的加工烹调技术制作的食品,并有预防、治疗及保健作用。其主要特点是将防治用药融汇于饮食生活之中,既发挥药物的功能,又得饮食的滋味和营养。
67.常用药膳方举例。
山药粥、山药红枣白米粥、山药莲子粥、红薯粥、百合龙眼粥、黄瓜粳米粥、花生粥、冬瓜粥、大枣粥、腊八粥、百合薏米大枣粥、百合粥、大枣莲子粥、大枣山药粥、菱角丝瓜汤、小豆冬瓜粥、赤小豆粥,等。
第九部分 临床疾病养生68.日常预防高血压的五项措施。
(1)少吃或不吃钠盐,每天不超过6g。或改食钾盐;(2)控制体重,建议体重指数保持20~24为好。
(3)进行规律的运动:对中老年人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易。一般要求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4)坚持低脂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补充钾和钙,如绿叶菜、鲜奶、豆制品等,少吃糖类、甜食。少吃动物内脏、盐腌制品等;(5)戒烟限酒。
以上说的,也就是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是所有高血压患者及血压为正常高值者都应该做到的。
69.高血压的养生原则。
情志调畅;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适量运动;整体调养。
70.高血压的养生要点。
(1)精神情志养生高血压与性格及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因此高血压的精神养生至关重要。高血压精神养生要做到精神乐观、心境清静、性格平和、娱乐适中。
(2)起居宜忌养生高血压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饮食起居的调理、生活方式的调整、不良习惯的纠正,是高血压病各级各期的基础治疗和基本保健。提高睡眠质量和睡午觉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起床要遵循三个“半分钟”,即“坐起后停半分钟,双腿垂于床沿半分钟,站起后在床前站立半分钟”。此外,还要遵循“三个半小时”,每天上午步行半小时,晚餐后步行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衣饰以选择“三松”为要:裤带宜松,最好采用吊带式;穿鞋宜松,以宽松舒适为度,多穿布鞋;衣领宜松,尽量不系领带,若要系的话也应尽可能宽松。宜居于清静淡雅的环境中。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kg/m2以下。尽量戒烟限酒。沐浴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以35℃左右为宜,保持大便通畅,等等。
(3)食疗药膳养生适宜于高血压病调治的食物主要有:
谷物类:玉米、大豆、荞麦、燕麦、绿豆、葵花子等。
蔬菜类:芹菜、百合、胡萝卜、大蒜、冬瓜、西红柿、土豆及绿叶蔬菜等。
水果类:苹果、香蕉、山楂、橙子、柑橘、桃等。
动物类:瘦猪肉、兔肉、鸡肉、鸽子肉等。
菌菇海产类:香菇、黑木耳、海带、紫菜、海鱼、虾等。
可以选择以上的食物或相关药物制成合适的食疗药膳方作辅助治疗。
(4)针灸按摩养生当血压急剧升高之时,可以按摩耳后的降压沟、头顶的百会穴、胳膊肘外侧的曲池穴10-20分钟。
(5)运动气功养生高血压的运动调治应当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原则。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以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锻炼、保健降压操等节律慢、运动量小、竞争不激烈,且不需要过度低头弯腰的项目为宜,并以自己活动后不觉疲倦为度。每次运动要达到30分钟,每周运动5次以上,运动强度以运动时年龄加心率等于170次左右为宜。
71.糖尿病的判断。
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这“三多一少”为典型表现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诊断。
72.糖尿病的养生原则。
坚持合理饮食,以平衡营养和控制热量为目标;坚持适当运动,注意循序渐进,以五项指标(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症状)的改善为标准。
73.糖尿病养生的要点。
在饮食养生方面,要注意控制热量、膳食全面、三餐有节、少量多餐。适宜食物药物有:
主食:荞麦、小米、玉米、燕麦、绿豆蔬菜:白菜、绿豆芽、萝卜、苦瓜、山药、南瓜、银耳、芹菜、韭菜、蒜苗等水果:雪梨、橘子、菠萝、黄瓜、西红柿等维生素丰富而含糖量低的水果。
药物:决明子、荷叶、菊花、枸杞子、橘皮、薏苡仁、葛花、白菊花、黄精、熟地保健品:西洋参、蜂王浆、牛初乳、牛奶等。
可以选择以上的食物药物制作成食疗药膳方进行饮食调理。
在运动养生方面,要注意循序渐进、有氧运动、谨守宜忌。推荐散步和糖尿病保健操作为运动养生方法。
在起居养生方面,要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节制性生活。
74.慢性肾炎的养生原则是什么?
慎起居、合理饮食、调畅情志、适度运动是预防慢性肾炎发展变化的原则。
(1)起居有常慢性肾炎往往由急性肾炎转化而来,而急性肾炎多由感冒引发。所以日常生活起居要适应四时季节的变化,调适起居和衣物,在气候突变时,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
(2)调畅情志肾脏疾病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肾脏而言,情志异常可直接影响肾脏本身的代谢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因而,慢性肾炎患者要注意情志的调节。
(3)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肾炎的最好方法。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了肾脏的排泄代谢废物能力,其二是增强肾脏重吸收水分和盐分的能力。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
(4)合理饮食对于慢性肾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品种丰富、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为原则,同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候性质有针对性地指导饮食,如高血脂、高血压患者要多食纤维素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笋等,少食动物内脏、虾、蟹等。慢性肾炎患者应当注意少食或禁食油腻、烧烤以及生冷、冰冻饮食。
(5)房事有节慢性肾炎要节制房事,固护根本,预防疾病发生及发展。
75.慢性肾炎的养生要点有哪些?
(1)生活起居养生方面:应顺应四时阴阳气候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谨防疾病发生变化;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节制性生活。
(2)饮食养生方面:限制钠盐,低蛋白、低磷饮食;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及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如西红柿、新鲜大枣、黄瓜、西瓜、心里美萝卜、柑橘、猕猴桃及天然果汁等食品。
(3)精神情志养生方面: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摆正心态,应做到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同时,保持平静乐观的情绪。
(4)以传统体育保健方法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武术等,使气血宣通,筋骨强实。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当的运动,同时要注意劳逸适度,以免过劳而加重疾病。
76.慢性肝病的养生原则是什么?
包括调畅情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生活,讲究个人卫生等。
(1)调畅情志: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处事要心胸开阔,勿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2)合理饮食:饮食清淡,多食水果、蔬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保证营养均衡,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糖分。忌粗糙、辛辣、煎炸、刺激之物,也不宜进食生冷不洁或过热食物。尤其要禁酒戒烟,以免引火动血,戕胃伐肝。
(3)劳逸结合:慢性肝病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适当活动,根据自己体力可以进行太极拳、散步、弹琴、唱歌、书法等有情趣的活动,但以不疲劳为度。恢复期患者切记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及剧烈的运动。
(4)讲究卫生:慢性肝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日常生活要讲究个人卫生,日用品、餐具、便器等要单独使用,并做到定期消毒处理;同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佳选择。
77.慢性肝病的养生要点有哪些?
(1)在起居方面,要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调适衣物,尤其在春季,是肝病高发时间,患者更要注意起居保暖,适当的休息。戒烟戒酒,节制性生活;(2)在饮食方面,主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平时多饮水,禁食油煎炸及硬、脆、干、粗糙、刺激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食中应有足够的热量和丰富的维生素,宜食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柑橘、橙子、梨子、椰子、橄榄、石榴等。
(3)在精神情志方面:做到心情平静,心态平和,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4)在运动养生方面,选择适合或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步调整至适度,并持之以恒。
78.风湿病的养生原则。
重视居处环境,避免风寒湿邪;饮食有节,少食腥膻发物;劳逸适度。
79.风湿病的养生要点。
起居养生方面:少吹空调、避免寒湿,居住环境应通风、向阳,保持空气新鲜。被褥要干燥,轻暖。睡觉时,应避免户外凉风直吹或电风扇直吹及空调冷气过重。沐浴洗漱宜用温水,尽量避免冒雨受凉。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运动养生方面:可以采取关节活动操、晨练和散步,以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体质,促进其康复,而且还可以增加关节的适当活动,从而减少关节强直与畸形,减少残疾的形成。
食疗药膳方面:多食含硒、维生素、藻类、蜂王浆、人参等食物,对风湿患者的康复有一定好处。不宜过多食用谷类和奶制品、猪、牛、羊肉等。可以采用三蛇酒、桑葚酒等药酒进行辅助治疗。
理疗养生:
(1)红外线照射:肿痛部位照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2)蜡疗:将蜡袋加温软化后,置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3)按摩疗法: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轻轻按摩,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继用点、按、捏、拿手法,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最后用摇、滚、揉手法,作善后处理。每次30~50分钟,2~3天1次。(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