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9个意见箱空空如也 是否成为摆设
有的生锈 有的未锁 有的被遮挡……本报记者 刘珊珊


  近日,有同学反映,他们提出的意见没有得到解决。他们投到意见箱的信也不知道领导是否收到。对此,记者探访了校园意见箱。
  我院有9个实物意见箱和1个电子邮箱。意见箱分布在博雅楼、明理楼、图书馆、九思楼、一品堂和一食堂等地。但是记者发现一个现象,这些信箱似乎只是一个摆设,根本没有人去理会它。
  在主教博雅楼大门外的意见箱,没有上锁,随时都可以打开。当记者打开信箱时,发现里面并没有信件,而是一些广告条,信箱里面也是灰尘不少。见记者在翻看信箱,一同学也走过来,对记者说:“这个信箱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别看了,就算投了信,也没人会管的,这只是一个摆设而已,谁会管你的鸡毛蒜皮的事?”还没等记者说话,那位有些抱怨的同学转身就走了。
  学校的图书馆,进门后右边的墙上有两个意见箱,上面都写着“贵阳学院书记院长意见箱”。与博雅楼门前的意见箱相比,这里的上了锁。记者找了一个借口对值班的老师说想要投意见信,想知道什么时间投进去最好,什么时候会有人来取这些意见信。记者的话还没说完,值班老师就开口了:“你投什么意见信喔!这个信箱三五个月都没有人来开一次的,你要是有意见有想法,直接去领导办公室找也许效果要好得多。”
  一品堂门口也是有一个意见箱,现在已是锈迹斑斑,再加上门口常年有一块广告牌在前面,这个意见箱几乎是不被看见。学校一食堂进门后的正中间墙上也有一个意见箱,意见箱的上面还有一块小黑板,意见箱是锁着的,没办法看到里面的情况。据小卖部老板说,他们在这儿做了很多年的生意了,没有看到有人来打开过,也没有看见有人向里面放过什么东西。记者随机问了问正在食堂吃饭的同学,想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这个信箱的存在。得到的回答几乎是一模一样:“如果你不说,我真还没发现这儿有个意见箱,不过就算知道了,我也不会去提什么意见的,写得不好,搞不好还要被批,那岂不是更惨,没人愿做出头鸟。更何况大家都知道这是个摆设,又没有人管的。”
  行政楼一楼大厅电梯门口有一个意见箱,这个意见箱有些特别,两个锁,还有一个透明的孔,能看到里面是否有信件。记者看了看,没有发现里面有信件。问了一个刚从电梯出来的老师,想知道这个里面是否存在信件,老师回答道,信箱有没有信不知道,这个不归自己管,自己也没有投过信件。但是应该有人会去取里面的信件的,具体是什么时间取,这个就不知道了。”
  明理楼,也就是以前的老办公楼,门口的信箱也是无人问津的。离信箱最近的门卫室阿姨们告诉记者,她们没有注意到有人来打开过门前的信箱,更不知道里面是否有信件。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信箱是每周开一次,若收集到意见,学校会针对提出的意见转交相关部门解决。现在信件的数量逐年减少,很多时候,打开信箱,总是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