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帝 王 的 孤 独———读《康熙王朝》有感


  千古一帝,演绎大清王朝传奇;政绩卓越,彰显一代帝王风采。可风采过后,繁华背后,谁又知道一代帝王身后的孤独呢?
  《康熙王朝》讲述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智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的辉煌一生。经过康熙帝的励精图治,中国到了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世景象。
  清朝入关后国内政治逐步稳定下来,经济也得到恢复,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里,中国的疆土进一步扩大,大清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国家。在这一点上,康熙帝可谓功勋卓著。
  康熙帝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对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几乎都有所研究。他一生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堪称“千古一帝”。可帝王背后的孤独,又有谁能知道呢?那皇冠背后的苦楚,又有谁真正理解呢?
  康熙帝八岁丧父,九岁丧母,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把他一手带大,带着他冲破艰难险阻,建立了康熙盛世。当他年轻气盛的时候,是祖母在一旁好心劝阻,细心教导;当他面临三藩之乱束手无策的时候,是祖母在背后默默地支持,陪着他度过难关;当他亲征噶尔丹,身染重病的时候,是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处处关心他,帮助他处理内政外交,稳定局面。孝庄太皇太后在康熙的一生中影响深远,她静静地陪着康熙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可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凯旋归来时孝庄太皇太后却归天了。康熙帝从此少了一位疼爱他的祖母,一位老师,一位知心朋友。
  康熙帝一生勤政爱民,兢兢业业,重用人才,他重用了周培公、明珠、索额图、姚启圣等一大批能人。可是等平定了内乱,大清的天下稳定了,大清强盛了,他们却一个个离开了。周培公病死于关外,只给他留下了一幅大清疆域全图;姚启圣丁忧回乡养老,李光地镇守台澎,重臣明珠、索额图则背叛了他。曾经陪伴自己的心腹大臣一个个地离去,自己的朋友离自己越来越远,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康熙帝内心的孤独是可想而知的。
  康熙帝为了大清社稷,付出了太多。为安抚噶尔丹,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蓝齐格格送往了大漠草原;为了稳定满汉,他把自己的心腹大臣———周培公贬谪到寒冷的关外;为了稳定大清江山社稷,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妃子———容妃娘娘打入宗人府为奴。为了大清的江山,康熙帝牺牲了亲情、友情、爱情。不是因为皇权的至高无上,不是因为康熙的铁面无私,而是身在其位身不由己,有些事必须做出牺牲。可康熙帝内心的痛楚,又有谁又知道呢?
  康熙帝一生功勋卓著,智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可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曾经为敌的鳌拜、吴三桂、郑经、朱慈炯、噶尔丹,他们曾陪着康熙帝,他们逼着他建立了丰功伟绩,然而他们先他而去,留下康熙帝一人在世,在没有对手的世界,康熙帝又怎能不孤独?
  一代帝王的辉煌,却难掩身后的悲辛苦楚;一个太平的王朝,却是牺牲了帝王的亲情、爱情、友情而得。皇权的荣光,江山的兴盛,依然掩盖不住内心的黯然。一代帝王的孤独,谁又真正能理解?(09中医文科 韩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