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三届浙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10月26日-29日在温州举行。在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星达的带领下,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石霄鸣同学的作品《“King”成长记》在高职高专组创业规划类脱颖而出,荣获第一。省教育厅领导对我院大学生职业规划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记者了解到,学院自2004年参加首届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以来,8年里机械设计、电子设计、机器人技术等竞赛项目中获得44项各级别奖项,其中国家政府二等奖1项,省厅级一等奖5项,省厅级二等奖4项,省厅级三等奖22项等,参与竞赛指导教师80人次,参赛获奖学生104人次。
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重视学科竞赛制度,成立了竞赛负责制,针对校内宣传、报名、组织预赛、经费管理、后勤保障、报销、后期报道等工作进行细致分工。通过完善考核,建立激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竞赛师资方面,采取以老带新,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方式组成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利用专业优势形成了以“机械、机电、电子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竞赛教师团队,学生以各自的小组组成大的团队为一个整体,相互配合协作,全面应对学科竞赛项目。为了发动学生,扩大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受益面,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将竞赛融入培养计划中,推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竞赛是该院多年坚持的工作,采访中,党总支书记彭泽民告诉记者未来将走“常态化”路线。“学科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发展潜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选拨人才前期,我们也做了很多部署工作,通过讲座、会议、竞赛,挑选好的‘苗子’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我们有一支年轻的指导教师团队,给予学生最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在竞争和交流中,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结识了很多同类院校,加强了交流,成为了朋友。近期,我们也分别受邀参加明年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大学的校内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宁波市首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院长陈罡告诉记者。
几年来,竞赛的成果和荣誉,无不包含着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的汗水与付出,竞赛结果不理想的时候,总有院领导的“继续努力,下次会更好”的鼓励,这也深深的刻在每位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心里。竞赛成功后也有着他们他们共同的喜悦,领导们的祝贺。光鲜的成绩背后还有很多无人知晓,令人感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