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树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外交部党校教授,中央电视台国际报道顾问,中美友协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理事,海峡两岸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本报讯 (学通社 徐伟 熊文祥)12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楚树龙教授做客第十五期“聆听世界”文化讲坛,主讲《世界发展大势与中国》。党委书记张存金、党委副书记霍保银现场聆听讲座。
楚树龙教授从世界的经济形势与趋势、国际政治和安全形势及热点问题的走势,讲到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关系,并分析了南海问题和中国外交战略、政策。
楚教授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人口增长下降或停滞,分配不均,致使消费不足。高福利的负担和泡沫,让人们工作意识和精神下滑,世界经济整体呈低迷态势。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恢复,失业率居高不下,石油等世界大宗产品通货膨胀,西方国家通货紧缩,并伴有债务危机,导致世界发达地区经济缺乏增长点。我国出口、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也受到消极影响,甚至出现通过膨胀。
当今国际格局主要以西欧、北美、东亚三大力量为中心,俄罗斯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并持续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就综合国力、科技力量、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中国仍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
就国际政治、安全形势和趋势而言,“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全球化、多极化、多边化三大趋势已逆不可转。国际政治安全形势总体和平稳定,但局部仍有动荡。国家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性质更加复杂化。
楚教授认为,在世界发展大势下,中国的外交形势基本正常,和世界多数国家建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实力地位、国际地位、对国际的作用与影响持续上升。但中国与西方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主人权观念不同,并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和资源方面存在争议。近几年,国内问题凸显,台独、疆独、藏独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外交。分析世界几大国外交形势与对华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中美关系具有两面性:对话、接触、协商、合作;矛盾、分歧、对立、对抗。中俄一直保持“睦邻友好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合作主要包括能源合作、国际与地区问题协商与合作、军事技术合作,同时在国家主权、领土问题上相互支持。中日关系主要有历史问题、领土和资源争议问题。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及美日同盟关系的强化,使日本外交“脱欧入亚”困难,但日本对中国经济仍有依赖,中日关系也在不断改善,形成了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
南海问题也是中国外交的一大难题。我们将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
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世界发展大势下,中国会继续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睦邻、安邻、富邻”地区政策,加强与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应对美、日、印在亚洲对中国崛起的防范和制约。
楚教授知识渊博、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整场讲座持续3个小时,讲座结束后,听众仍兴趣不减,争相提问,楚教授热情而耐心地一一回答听众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