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素芝,男,57岁,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1976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976年12月自愿进藏任军医,现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2006年5月,中央军委记李素芝一等功一次。2007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入藏35年来,他外科主刀手术1.3万多例,抢救垂危病人、重大手术600多例,被誉为“高原一把刀”。2000年以来,他亲自主刀开展了首例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等,共为1490名心脏病患者做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他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先后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30篇,获得科技成果奖30项;开展新技术150多项,其中,20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6项属国内首创、87项填补高原医学空白,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20项。他研究了1万多例高原病的发病机理,摸索出了一套防治办法,组织研制出15种药品,使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降至 2%~3%,治愈率达100%。他跑遍了西藏边防连队哨所和90%的乡镇,行程逾百万公里,免费巡诊50多万人次,免费救助病残儿童4000多名。为西藏52座重点寺庙的1.5万名僧尼办理免费医疗卡,为高海拔官兵和寺庙僧尼建立“健康档案”1.2万份。
在长海医院期间,我主管了一名从西藏边防来治病的军人。
他告诉我,西藏空气含氧量不到上海的60%,由于医疗条件落后,不少边防官兵和藏族同胞的生命健康经常受到疾病威胁,不少人来不及送医院就去逝了。他的这番话始终在我脑海闪现。我想,我是沂蒙老区走出来的青年,部队给了我上大学机会,党和人民教育培养了我,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报答党、报答人民的恩情。35年前的冬天,我告别大上海,如愿以偿地来到了雪域高原。
到西藏后,我主动申请到一个边防团工作。在一次巡诊中,我见到了一位患类风湿病、瘫痪在床的藏族老阿妈达珍,我给她仔细检查了身体,还帮她喂了药。临走时,老人紧紧拉住我的手说:“孩子,你是个好人,是个好金珠玛米,是个好门巴,你还会来吗?”卫生员告诉我,阿妈说的“门巴”就是“医生”的意思。看着阿妈期盼的眼神,我说:“阿妈,你放心,我还会来!”从那以后,每到周末,我便带卫生员到老阿妈家,看病送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护理,老阿妈病情逐渐好转。
后来,老阿妈听说我要调动工作,就每天爬到门口,等着为我送行。临走那天,风雪交加。我来到老阿妈的住房前向她告别,看到她在墙脚被冻得缩成一团,身上落满了雪花。我急忙过去扶起阿妈,连声问道:“阿妈,阿妈,外面那么冷,你怎么不进屋?”阿妈一听到我的声音,赶忙从怀里掏出一条收藏很久、颜色有些发黄的哈达,双手捧给我。随后,老阿妈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珍藏了好久,已发黄变焉的苹果,硬让我吃下。我忍不住流泪了,老人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颗滚烫的心!藏族人民是个特别善良、特别纯朴、特别好客、特别勤劳的民族,只要你为他们做点好事,真诚地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发自肺腑地感激你。
调到军区总医院后,我主管的第一个病人是18岁的藏族姑娘卓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的病情逐步加剧,呼吸极为微弱,大量肺液从她嘴里涌出来。我一看不好,毫不犹豫地扑下身子,为她做人工呼吸,又脏又腥的肺液弄了我一嘴。半小时过去了,我累得气喘吁吁,可卓玛的心跳和呼吸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我怎么也不相信,她这就样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又扑下身子,拼尽全力继续为她做人工呼吸。护士上来把我拉开,劝我说:“李医生,她已经不行了,你尽力了。”虽然国外专家曾经断言,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做心脏手术是万万不可能的,但眼睁睁地看着死神把这样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从自己手中夺走,我流着泪暗暗发誓:一定要攻克在高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这个难题。
我在医院太平间旁打扫了一间旧仓库,从动物实验开始做起。没有实验设备,我就自己掏钱买;没有临床经验,我就利用休假时间向老师学。有一次,我给一条大黑狗做心脏手术,在狗房里守了3天3夜,又困又累又饿,躺在地上睡着了。当我醒来时,狗也醒了。我刚一起身,狗就向我猛扑过来,狠狠地咬了我好几口。为了实验,我多次被狗咬伤,也多次为了讨狗食而忘了填饱自己的肚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20年、200多次动物实验、上百次失败后,我们积累了足够经验,对开展人体心脏手术有了很大把握。但最难的是选择第一位病人。许多病人觉得风险大,不敢做。那时,我妻子郭淑琴的外甥女莹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我就同淑琴商量,先给莹莹开刀。我告诉她:手术无论大小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这项手术我钻研的时间太长了,有足够的信心!经莹莹父母同意,我把莹莹接到西藏。2000年11月10日,只有6岁的莹莹躺在了手术台上,而我却迟迟没有拿起手术刀。
西藏高寒缺氧,正常人都心慌气急,何况又在心脏上开一刀。我知道这一刀的份量!但为了更多藏族同胞的生命健康,我必须拿出勇敢,拿出担当!手术整整做了一上
“我的工作岗位在西藏,我的人生舞台在西藏,是他们(藏族同胞)给了我在西藏奋斗终身的力量!”
“为了千万个小卓玛,为了西藏人民,我一定要去闯一闯这个‘禁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万一手术失败,我宁负家人,不负西藏人民!”
“医院是人民军队的医院,解除军民病痛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宁可苦一点,也不能让无钱的患者等死啊!”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苦一点也值,这是我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医生的最大幸福!”
“求学之道、事业之途很艰苦,但享乐不是我们的主题,只有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赵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今后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言行和思想道德上,成为学生的启明灯,领路人,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我将从自身的工作出发,想学生之所想,在帮助学生成才的道路上尽职尽责。”——新闻系党总支副书记王川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