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勇:
乐在“无中生有”
黄祖强:
想法变成现实才有价值
林水云:
我们的设计作品要施工了
林学强:
每一天都在吸收新知识
12月13日下午,09电信学子吴书勇将要在金荣楼梯七展示自 己 的 小 制 作——— 基 于STC89C52的LED彩灯带及控制器的制作与设计。作为今年科技节活动中的获奖作品,吴书勇根据对红外遥控、解码、并执行对应功能的设计而制作出了可以展现二十多种闪灯特效的LED彩灯带控制器,在电信系的小发明小专利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已是大三的吴书勇还是第一次参加科技节活动。为了弥补往年没有参赛的遗憾,吴书勇对这次比赛抱了必胜的信念。他清楚地知道,要想获胜,除了完美的设计,选题也至关重要。所以,大三一开学,吴书勇便开始构思“我要做什么”,经过一番比较,他最终确定了目标:做彩灯。
“因为彩灯做出来效果直观。”吴书勇说这是主要原因。但是想做出新颖独特的彩灯却并非易事。电路板做好之后,他就开始构思彩灯颜色、亮法以及编写程序。传统彩灯只有两到三种单一的颜色和亮法,吴书勇给自己的挑战却是七种颜色、二十多种亮法。为了调出七种不同的颜色,他在实验室花了一天时间,对着红绿蓝三基色,不断调试程序,经过一百多次的尝试,终于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让LED灯亮出了七种不同的颜色。
七种颜色可以在一天之内调试完,但20多种亮法却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为此,吴书勇开始了在实验室持续一周的奋斗。在大二下学期他就已经习惯待在实验室做实验,因此,一周的时间倒不是难题,难的是如何克服实验失败带来的烦躁情绪。“有时候为了调亮法看颜色眼睛都花了,实验还是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吴书勇说这种时候最沮丧。为了克服困难,他去请教学长和老师;为了克服沮丧情绪,他只好离开实验室,找朋友聊天,或者到操场跑步,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然后回来继续。
有志者事竟成。一个星期后,吴书勇通过改变彩灯闪烁的速度、亮度和方式,成功调出了二十多种不同的亮法。“实验成功时,看着自己做的东西从无到有,真的很有成就感。”说这话时,吴书勇满脸自信,沮丧的情绪早已一扫而空。
LED彩灯带在节庆活动中应用广泛,因此,吴书勇对自己小制作的前途颇有信心,他说:“现在只要有人买我的作品,我就可以直接出售。” 本报记者 张亚飞
11月29日下午,凤达D栋,在土建系举办的高空护蛋比赛中,完美发挥的“天宫二号”组合向我们展示了鸡蛋从10楼高空落下不碎的精彩画面。赛后,“天宫二号”组合队长黄祖强兴奋地对记者说:“护蛋大赛结束后我发现,一切的想法都要变成现实的成果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
回想护蛋过程,黄祖强说,鸡蛋虽小,护蛋之旅却没那么简单。在护蛋行动中,保证鸡蛋不破的难度主要在于缓冲装置的设计。从报名到参赛,“天宫二号”组合先后做了五个护蛋装置,进行了十多次的实验。
他们是在11月25日开始制作护蛋装置的。当晚,黄祖强在网络上现学现用,用红绳编制了一个用来包鸡蛋的网,再与其队友将衣架改装成正方体的模型,用橡皮筋将套住蛋的网固定在正方体模型的中间。第一个护蛋装置很快就制作完成,然而,看似完美的装置,第一次实验就遭遇滑铁卢:过重的装置在坠落后发生散架加蛋碎的惨剧。第一次失败后,他们又尝试利用降落伞来减速,然而,试“飞”后发现,降落伞虽能减速,却不利于装置稳定地落在固定区域内。
两次失败,迫使他们不得不改变思路,考虑其它方案。偶然间,黄祖强发现其它参赛队伍使用空可乐瓶作为护蛋装置的原材料,他灵光一现,决定将其改进,将可乐瓶的上半部分剪成带状,再折成螺旋桨尾翼般的装置,中间用一次性杯子和橡皮筋将鸡蛋固定住。这次实验效果不错,可乐瓶在试“飞”过程中表现出奇的好,不仅成功护住了蛋,还准确落在了规定区域内。可黄祖强与队友们并不满意,他们要的是质量更轻的护蛋装置。
三角锥形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模型,黄祖强决定从这一方面入手。他们将烧烤使用的竹签弄成三角锥型,中间用橡皮筋固定一个放鸡蛋的杯子,杯子中填充着颗粒泡沫。所有端点全部使用橡皮筋来固定,对整个装置起了缓冲作用。在三角锥形的顶部又增加了一个降落伞,起减速作用。但是,数次实验后,问题再次出现:装置难以稳定落入规定区域内。
这期间,因为心疼那些被打碎的蛋,他们用熟鸡蛋试验,“结果失败了五次,也吃了五个鸡蛋。”说到这,黄祖强乐呵呵的。
实践才是硬道理。赛程不断逼近,他们的实验次数也在增多。然而,多次调节降落伞的大小和角度,仍然效果不佳。比赛当天中午,他们毅然决定去掉降落伞。意想不到的是,赛前匆忙的决定竟然帮助了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天宫二号”组合设计的没有降落伞保护的护蛋装置反而表现得更加突出,不仅完美护蛋,还以质量最轻获得本次大赛的冠军。 文/图 本报记者 叶伦星
说不定将来哪一天,你走进和义楼,突然发现原本杂草丛生的庭院,变身美丽的休闲娱乐区:学生坐在树下的长椅上休憩,一块刻有“思学园”三字的大石头置放于庭院中间,左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巧妙的设计和规划,让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再次焕发光彩。这时,请不要惊讶,这是环生系08规划的林水云和黄惠丽设计的景观作品。
这次景观设计大赛,从选题上,就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这次景观设计大赛的初衷就是为了改造和义楼的庭院。”林水云对记者一语道破天机。因此,她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定位为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而又有励志的精神境界。“当然,励志的精神境界可能谈不上,但想想,和义楼里,每天有多少师生在做实验,对着实验器材久了,那不得发慌呀?”林水云笑着说,“以前那块地,真有点杂乱无章,我们也只是开短会的时候,偶尔站在那边一下,更别提休闲娱乐了。”她的合作者黄惠丽说道。
林水云和黄惠丽是第一次参加景观设计大赛。环生系傅文杰教授给了和义楼的底图和尺寸,简要地说明了要求和注意事项,就放手让学生们去实地“勘察“了。调查出新知,她们发现,底图的尺寸和实地的有差别。林水云告诉记者,去现场测量尺寸之后,就对底图作了修改,通过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不同的方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者图形进行大量计算、分析和比较,以期决定最优方案,最后得到平面图;利用草图大师软件做出立体三维建模。为了数据准确,她们跑了好几趟和义楼庭院,现场勘查情况。
方案改了又改,推翻了又重做。好几个方案只能留一个,对此,黄惠丽深有感触:“我原本设计的是‘木制走廊式’庭院,木纹结构走廊,配有亭子,还有爬山虎呢!”但最终因为“木制走廊式”庭院太过昂贵,考虑到成本和简约的因素,教授选取了林水云的作品。“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黄惠丽不忘调侃自己一把,对“木制走廊式”庭院的那一份设计方案,她至今念念不忘。
据悉,目前两人的设计作品已上报学校立项,一经通过,即可动工。 本报记者 蒋昌昭
09测控学子林学强、王永鸿和陈柳萍怎么也没想到,他们9月中旬才上交的创业计划书,在10月初就接到了“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组织的电话,询问了他们有关方案的详细内容,并表示愿意出5000元投资他们的项目。
七月初,一份由团省委和省电信公司联合发出的“关于建设‘福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通知下发至我校团委。电信系团委书记林文豹获知后,就鼓励一直对自主创业和市场营销有着浓厚兴趣的林学强参加其中的一个项目———“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学强一听就上心了,立即在班里“物色”了两个伙伴———王永鸿和陈柳萍,三人一拍即合,组成创业团队,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创业计划书。
暑假,三个人先是在家通过QQ讨论计划书的思路,因在家议事不便,索性提前半个月回校,着手紧锣密鼓的方案设计。
设计起步阶段,他们对学校市场和电信公司的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校园通信市场以其庞大的客户规模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吸引着各大运营商的目光。2010年全国在校生规模超过2700万人,市场地位进一步凸显。据此,他们提出了“手机校园应用量身定做”的观点,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别制定不同的宣传模式。随后,他们又对天翼手机网络店铺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运营商需要借助校方力量为校园量身定做校园手机一卡通应用,如手机饭卡、手机图书馆借阅、手机上课。最后,他们就校园品牌如何打出校园特色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认为在3G时代,校园市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学生是对3G产品接受度很高的群体,很容易培养起3G应用氛围,未来他们也将成为3G消费的主力军和3G业务的重要推动力量。
由于非科班出生,林学强等人对市场营销知识所知甚少,因此每遇到一个相关的知识点,三人除自学外,还积极请教会计学老师范樟妹,在范老师的帮助下,不少营销知识难点迎刃而解。
9月中旬,一份新鲜出炉的创业计划书终于在上交期限前完成。10月初,当YBC组织给他们打来电话时,三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还以为是诈骗集团在搞鬼。“因为在我们看来,自己的方案并不完美,跟专业参赛组比是毫无竞争力的,能够被选中就如天方夜谭。”林学强说。后来经学校一番核实,三人才接受了这“喜从天降”的事实。
目前他们的创业计划书正在等待YBC组织评审。经过这次比赛,林学强觉得自己不仅拓宽了视野,更享受到了学习新知识的快乐。“每一天都在吸收新的东西,在一点点地进步,这种收获感是前所未有的。”本报记者 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