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王心如教授与公卫学子畅谈人生寄语学生:“大器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


  本报讯 11月24日,原副校长王心如教授与公共卫生学院学子齐聚一堂,畅谈专业,人生与理想。交流中,王教授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从容自信,对公共卫生事业与预防专业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并对在座的所有年轻人寄予厚望,鼓励学子们异军突起,出奇制胜,海纳百川,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素质,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王教授先对目前中国的污染与生态问题做了一个总结与分析,各项数据指出,我国在环境生态,食品安全,职业安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与问题,尤其是环境分泌物干扰(EDCs),食品问题与流行性传染疾病三个方面,对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王教授指出,正是各种问题的严重性,才使得我们公共卫生事业者的责任显得特别重要,纠正了部分新生心目中对公共卫生专业的误解。他阐述了公共卫生事业者的责任与使命的重大,强调要坚持预防为工作方针,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导向,保护中国安全,保障人民健康。
  王教授提倡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医学生要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在王教授心目中,医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更是智慧的艺术,而医学生正是创造这一切的主力军。医学生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严谨勤奋,刻苦探索,并要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王教授举了他在国外求学的例子,谈到当初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学到新的理念与技术的兴奋,也谈到了回国后科研道路上的种种坎坷经历,医学这条路并不好走,王教授希望我们能立志于青年时代并为之奋斗。志存高远,学会认知;学问相契,学会做事;知行合一,学会做人;知书达理,学会处世。王教授寄语在座学生:“大器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
  讲座中,王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大学理念。大学应该要培育出学知识,有道德观念,有人文精神,有正确价值观,有责任感,能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人。另外,王教授还指出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改革创新,只有先格物致知,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应该是人才的摇篮,处在科学前沿。大学的“大”正体现在大师、大业、大雅、大度四个方面,大学文化应是多元开放和谐的,不光体现在学识上,更体现在物质,精神与制度上,天人合一,科学人文相辅相成,天道加上人道才是真正的求美之道。
  在最后的提问互动阶段,王教授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在解答中外求学异同这个问题时,王教授指出真正的求学者要学会结合中外学习的特点,才能做出真学问,希望学子们在年轻时能多出去看看,扩大视野,吸收新的理念与知识,鼓励同学有机会去国外深造,在学术道路上,要尽量向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