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铮铮男儿的体育幸福





  西五317的他们热爱体育。对于体育,他们有着共同的理解:更快、更高、更强。邹品亮、汪森、董微、喻业文、刘思杰和黄源,这6个来自10级体育系本科1班的大男孩,因为体育,他们有了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他们的体育世界里,他们勇于坚持,互帮互助,战绩不朽。体育让他们抱成一团,更带给他们别样的荣誉和幸福。
  从大一进校以来,汪森每天早上都会早起去网球场训练,寒暑冬夏,至今从未间断。现在,他已经是校网球队的一员,并执教大一新生。刘思杰则每早出去培训校篮球队,其他四人也有自己主攻的项目和身体机能训练项目。正是这种勤奋加执著让他们既气宇轩昂,又身怀绝活。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本是能独当一面的角色,但他们更懂得抱在一起抵御挑战。大型赛事中都会出现他们6人的身影。去年秋季运动会上,男子甲组4×100米的4个参赛名额被他们寝室“垄断”,而他们也不负众望,最终以第二名凯旋。今年上半年体育系“挑战杯”篮球比赛中,又是6人轮番上阵,力助10级本科1班面对全体09级的联合挑战,拿到亚军。这样的赛事,在他们的记忆里为数不少,每一次,他们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体育比赛受伤是常有的事,但皮肉之苦阻挡不了他们对体育的热情和执著。“伤不起啊伤不起”,这是汪森的口头禅,实际上他确实有点“伤不起”。去年比赛,汪森手臂摔得皮开肉绽,甚至连门牙都被磕掉,但他仍然坚持到比赛结束。今年的秋季运动会前,汪森在代表体育系与校足球队的比赛中双膝大面积刮伤。不过就在随后的秋季运动会中,汪森带伤上阵,获得男子甲组跳高比赛第三名。“每次受伤我都不会轻易倒下,坚强然后坚持,便可愈挫愈勇。”汪森笑道。的确如此,317寝室几乎人人都有过受伤经历,但从来没有出现过体育逃兵。
  在体育之外,这六个大男孩也有别样的温情和幸福。被称为“神一样的男人”的董微常去图书馆6楼拜读各种哲学和心理学著作,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也一直是西五317的“心理咨询师”。“我们体育生的形象一般都是健康阳光的,有一点不开心和不愉快都会写在脸上,”邹品亮说道,“董微他很容易就察觉到我们的心事,主动热情地开导和帮助我们。”汪森曾手腕骨折,伤势持续了1个多月才好。在他养伤期间,其他5人轮流为他洗衣、叠被,扮演着他的“双手”。317的大男孩们平均每两周就聚餐一次,一起交流、沟通和玩乐。“没有什么比大家在一起更幸福了。”
  “终身锻炼,全民健身”,这群大男孩不仅希望体育的阳光照在自己身上,更希望这份光辉能照耀更多的人。周一到周四早上6:30到8:00,刘思杰、喻业文和邹品亮都会带着外国语学院大一的女生在西区篮球场出早操,练习武术。“我们不仅是在让她们锻炼身体,更是向她们传递我们的运动理念。”邹品亮对大伙儿的所为表示自豪。
  六个为体育痴迷的大男孩,对他们来说,体育,已经是生命中无法缺少的部分。“从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体育的魅力,我们佩服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我们也在体育中不断超越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