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与主持结缘纪小鹿





  在很小的时候,我有很多理想:想当医生、科学家、音乐家……在这些最初的理想当中也包括:多年后的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2008年迎新晚会”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次主持。缘,由此结下。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说过,“在主持的舞台上,我抓住了每一次机会,不辜负每一次对我的选择。我沉迷于工作。追求事业的女人是美丽的。我生活当中所有的快乐、所有的满足感、所有的幸福感几乎都是在舞台上获取的,当舞台上的灯光亮起的时候,当镜头对准你,当无数双眼睛看着你的时候,那一刻特别的欣慰。”
  我享受聚光灯下的舞台。主持教师节颁奖晚会、现场解说新生阅兵式、中外友好学校交流演出、迎新生文艺晚会等等,这些使我变得忙碌而充实。远方的道路充满坎坷与荆棘,想要用心触碰愿望却无可奈何地陷入一个误区:我是主持人,我是今天的主角。于是头发弄得一丝不苟,衣装力求精致光鲜,把自己要说什么话反复掂对,然后等着所有的灯光都朝我亮起来……后来逐渐明白,“喧主夺宾”是主持人的大忌。节目中有演员和嘉宾在,主角当然不是主持人。
  虽不是主角,但主持人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主持人要做的是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引领演员和嘉宾更好地展现。进程松弛,节奏快慢都有赖于主持人的把握。渲染气氛,调动观众的热情,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我结识了许多主持方面的精英,同时在这个舞台上,更让我明白了“配角”的重要意义。
  除了舞台,还有一个占据着我大学生活3/4时间的地方,一个永远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山东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台———理工大之声。每每回忆起在广播台度过的三年幸福、快乐和充实的日子,心里总会涌动着家的温暖。
  在广播台的第一年,太多的新鲜事物扑面而来,让我应接不暇。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为什么房间的地板要铺那么厚?为什么墙上要挂着丝绒布?调音台那么多按键都是做什么用的?带着太多的疑问,我进入到这个大家庭,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对所有在广播台工作过的人来说,这个地方似乎有一种魔力在时刻吸引着你,让你不知不觉会去想念她、惦记她,但是细细想来,又不知道到底在想念什么、惦记什么。其实,广播台的魔力就是那个挂在墙上大大的“家”字。家,就是这个团体相亲相爱、薪火相传的精神源泉。不知道第一个“家”字是谁挂上去的,他可能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就是这个字,让一批批广播人在大学里找到了家的和睦与温暖;就是这个字,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人走到一起,把广播的魅力撒向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就是这个字,给了我们这些校内媒体人走向更高级别媒体的勇气和动力。一代代广播人不断继承和发扬着对“家”的理解和感悟。她就如同一面旗帜,光彩夺目,引领着年轻的广播人去超越、去发展,去争创省级一流的校园广播。
  人是会一直成长的,只要不停下脚步。我特别想做一个从容的人。从容就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把握自己所做的一切,在舞台上需要,在生活中更是如此。要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就要有从容的心态,一路走来,荆棘随处可见,能长久陪伴自己的唯有从容。用从容的心态做保护,小心避开荆棘,就会嗅到阵阵馨香。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面对未来要做出的选择,我十分平静。因为那是我自己选择的路,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人生会有成功,会有失败,却没有捷径。(作者系我校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2008级学生,2011年获得淄博电视台 “上水银花杯”全国主持人大赛优秀奖,“淄博电视台特约主持人”称号)
记者点评:
  最初的憧憬是少年时期电视里的小鹿姐姐,心中对主持的热爱被瞬间点燃。或许也是性格的原因,小学在操场学习拉二胡时,她就喜欢被众人所关注。听到别人的称赞,她会很高兴。也许上台前还会紧张,但是走上舞台,随着熟悉感的增强,她很快便能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这让她更好地触摸到了梦想的星空。
  机会,就像是稍纵即逝的流星,而她,紧紧抓住了它的尾巴。美貌,在她的字典里不是一个必需品,她不想成为一个只供观赏的花瓶。最初的她如一颗不起眼的石头,因为深知自己的水平,她便紧紧跟在学哥学姐身后不断学习,汲取他人的经验。她从不吝惜把时间花在主持上。在直播间里,总能看到她拿着小本,记录播音员如何操作机器、前辈在做节目时怎样交流、在听节目的过程中自己的想法。她从不给自己任何懈怠和轻慢工作的机会。小小的一次播音机会,也会让她兴奋不已。磨练,是她最好的老师。三年,在理工大之声的陪伴下,她褪去了最初的青涩。
  慢慢地,初露锋芒的她开始接手主持的工作。认真、努力、谨慎成了她的代名词。对于每一场晚会她都会提前许久准备,直到上台前把状态调整到最好。“我享受在舞台上的每分每秒。”着装、装饰,她力求完美,每一句台词她都反复揣摩,力求达到最好的表意效果。台上的她需要调动现场的气氛,掌握全场的节奏进程,即使她永远不是全场的焦点,她也仍努力做好一个舞台上最重要的“配角”。
  大学四年,她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种种经历,种种考验,包裹住身体的茧被她一点点咬破,艰难仍坚持释放自己的美,最终破茧成蝶。“淄博电视台特约主持人”是她最珍贵的礼物,而这些丰硕的果实早已化为她最美好的回忆,今后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付出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临场应变能力,对事情的专注力,处事的谨慎严谨……也许有些事已经成了习惯,早上会不自觉地清清嗓。若干年后蓦然想起在理工大主持的点点滴滴,或许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动。路是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守心中始终不变的信念,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大学生记者协会 徐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