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十年培育 十年成长



  我翻阅着“宁波服装技术学院”的一本教师美术作品集,之中收集了依序是陈碧君、邬国宝、吴威、朱鹏鸿、葛晓弘等九位青年教师的27幅作品。这本我已珍藏十年的画册,每每品读,色彩华滋、笔触娴熟,如陈老师的椅子上的静物,邬老师的“斜躺的女人体”,吴老师的背着双户包举着右手的自画像“北京您好“,朱老师的色调热烈的“红尘男女”,葛老师的“浙江第一樟”,在民族化的框边图中刻画了水墨江南的家乡神木。这些佳作都已有相当的水准。院领导毛大龙书记在“前言”中赞赏说:这几位青年画家都是辛勤的耕耘者,他们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孜孜不倦地作着不懈的探索。他“殷切地希望看到画家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说学院是朝阳下艳丽的大花圃,那么艺术学院美术教研室应当成为大花圃里最鲜艳的花丛。”经过学院近十年的精心培育,经过自己十年的 勤勉努力,春风雨露,天道酬勤,这几位教师如今都已在“大花圃”中枝繁叶茂。两年前,学院创办美术专业,并在市美术馆为这几位老师办画展和出版专集丛书。而他们的水平已远非昔比了。葛老师的巨幅“浙江第一樟”的气势构思和水韵墨緻,比当年那条幅画已提升无数,而油画“四大金刚”的四位老师的技巧更趋成熟,作品更是丰茂,都已成为浙派油画的主流人物。陈的海涂,邬的乡村,吴的精确写实和朱的浪漫写意都领尽风骚,各有千秋,在全国屡得大奖。就象毛书记当年说的那样,他们“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后起俊杰的书法老师羊元高也是书坛精英,今年又出专著又荣膺硬笔软笔书法全国十佳称号,在九月份的全市教师画展上,他们一举包揽了书画奖项,显示了整体的实力。长期以来,学院对他们爱护有加,或去央美去清华做访问学者,或远疆采风近郊写生。他们也都在努力工作中教学相长日臻卓越,目前,他们正在为首届美术生的毕业创作而筹划而辛劳。学院的名声和他们的努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我同他们同事,在艺术和教学上都获益非浅,视为良师益友也。
  这套丛书的“前言”,依然是老领导执笔,“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作为浙江省示范性高等院校,学院为他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舞台”,并殷殷期望他们的已不仅是“大花圃”中的鲜花,而是要为创建宁波的文化大市和为艺术教育作出更大成绩。
  我想,我们有理由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