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季节转换诱发心理问题





  炎炎夏日已经结束,度过了“桑拿天”,就准备迎接“秋老虎”。众所周知,天气是导致心理疾病高发的诱因之一,季节转换也同样会诱发心理问题。
【案例】
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儿,每到秋天来临,落叶归根的情景总会唤起我无限的悲伤。若有若无的忧伤情绪常常困扰着我,甚至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上提不起精神。因为秋季也是一学年中最忙碌的季节,我也总是因为一大堆的事情弄得心烦意燥,很多事情越是想做到完美,越发现力不从心。前两天,天气的原因还让我得了点感冒,所以情绪一直很低落,而且失眠质量也不太好,不知道该怎么办。
【分析】
天气对心理的影响,其实和对人的身体影响是很相似的,有的人身体素质较好,所以即使天气很差,也不会生病。有的人身体抵抗力差一些,对气候比较敏感,恶劣天气持续时间长一些的话,就容易导致生病。同样,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心理承受力强的人,遇到恶劣天气,即使有些情绪困扰和波动,也能坦然处之、顺其自然,接受这些情绪的波动,不被这些情绪所控制。但是对心理承受力较低的人群来说,连续的恶劣天气,当出现情绪波动时,尤其是连续性的情绪低沉,就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导致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并且很可能无法自行调节,平时惯常使用的调节办法都无法起到作用,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爱发脾气等。
  恶劣的天气不仅消耗个人身体储藏的精力,同时也会扰乱人们心理和情绪的平衡。外国心理学家德克斯特曾对人的心情与天气的关系作过实验研究,他总结了一个记载不幸事件的目录,各项内容都是随着温度和气压的升降而变化,其中包括骂人打架、精神紊乱、轻生自杀、运算错误等。生态心理的研究也显示,有一些脾气极大的人很难逃脱天气的影响,往往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出现负面情绪和极端行为。这是针对一般人群而言,但在一般人群当中承受能力较差的人群,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心理“亚健康”人群,这时候就需要一些自我调节的办法。
【支招】
1、早睡早起,照顾好身体,调理好饮食和睡眠,因为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导致生病,身体的病痛也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适。
  2、暂时减缓生活节奏,在学习、工作上尽量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追求工作目标的完美,对自己要求暂时可以降低一些,即使有些小的失误也不要太在意。
  3、多和朋友聚聚,会发现周围每个人承受的东西都差不多,朋友相聚,可以感受被支持被理解。
  4、多做运动,放松心情。打哈欠、伸懒腰、深呼吸等也是人体自动的放松机制,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冲动,平抚情绪、安定心神,更能有效帮助睡眠。
  5、如果自我调整、亲朋开解都无法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且这种情绪困扰超过一个月,就要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陈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