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阵队里的维吾尔族之花

医学院方阵队表演

起跑

冲刺

教师趣味运动比赛
一滴滴汗水,飘洒在绿茵场上,伴随着矫健的步伐,奏出希望的乐章;一种种信念,放在蔚蓝的天空,伴随着那深沉的目光,画出美丽的弧线;人生能有几回搏?千百双眼睛注视着你,为了希望、为了胜利,跑出青春的梦想。
11月3日至5日,学校第33届田径运动会隆重举行。“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健康。”在校运会这个别样的舞台上,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写,有太多的场面值得我们去抢拍,而我们只能拾掇些许片段,记录一个个令人欣喜的精彩时刻。
从网上报名来参赛
杨虬跑得不是很快,在5000米的跑道上,他从未跑到前列。
他的同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学院2008级学生却仍然在场外扯开喉咙为他加油,呼喊声盖过了整个赛场。在他们看来,杨虬代表的不仅是国交学院,更是一种精神。
杨虬喜欢跑步,他常说:“我享受在风中奔跑的过程。”从大一开始,杨虬就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校运会,而且每次都是选择意味着挑战与极限的5000米长跑。或许正是这份执着,他的身边总不乏支持者。
“这次校运会他恐怕是唯一一个网上报名的选手啦!”杨虬的拉拉队中一位瘦高男生介绍,“几天前,他在上海实习。听说学校召开运动会,他在网上申请报名,然后又在最短的时间赶回学校。”
“这大概是我在校的最后一次运动会记忆了,”跑完5000米,杨虬的脸依旧胀得通红,白T恤被汗渍浸湿,但疲惫掩饰不了他的兴奋,“跑完这届赛事我就不遗憾了。”(向思成 王雅轩 黄亚云)
方阵队里的维吾尔族之花
校运会开幕式上,师生们留意到医学院的方阵队表演中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创意,方阵队员们拿着道具摆出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凤凰,一位漂亮的女同学跳着水袖舞引领“凤凰”在场上“飞舞”。
这位漂亮的女同学名叫苏热艳,来自新疆,是维吾尔族人。苏热艳身着美丽飘逸的演出服,在场上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得到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欢呼和掌声。
这次表演让她感到非常的骄傲。但平常的排练过程很辛苦,她告诉记者,早上很早起床,甚至来不及洗漱,中午的排练时常占去了自己的吃饭和午睡时间,但是能够代表医学院在校运会上表演,让她感到非常的骄傲。(王琪琪)
风景,这边独好!
这里是教师趣味运动的比赛现场,“男子单人30米抱夹球往返跑比赛”将要拉开帷幕,此时整个赛场早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老师们一改平时西装革履的样子,均身着休闲或运动装,更感亲切。他们在起点处扭腰、踢腿,一副踊踊跃试的样子,有的“可爱老师”早已提前在体验赛程了,绝大多数老师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一样,仔细聆听着比赛规则并不时询问着。
随着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老师们都信心满满地按规定夹好球。三十米本不远,但双腿之间的球总是调皮地频频从老师腿间“溜”走,被腋下的两个球束缚的双手更无从捡拾,便有些吃力了。但这并不影响老师们的兴致,有的老师侧着身子缓缓移动好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而悟出诀窍的便脚步轻盈的跳跃如策马而驰……状况百出的赛场不时引来阵阵欢笑。实体工会的杨文献老师说道:“我们重在参与,开心就好嘛。”他还饶有趣味地讲述着自己在趣味运动比赛中的表现,并提到希望能有一些师生互动的运动项目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谁说大学老师只在象牙塔里研究高深学问,只在三尺讲台上严谨教学?在这儿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的活力与激情,领略到了老师们的异样风彩,有时“老师也发少年狂。”(张晶晶)
最美的微笑
当运动员们站在颁奖台上领奖时,手捧鲜花的礼仪小姐们想必也吸引到了很多人的眼球吧。她们姿态优雅,微笑恬淡,落落大方,使观众们在拥挤的人群中、在喧嚣声里感到一种美丽的平静。
“每当为他们递上花时,我也蛮激动的,经过那么多人的角逐,最后站在这里的真的很不容易。”颁奖礼仪小姐向水静认真地说道。她是体育与科学学院的大一新生,因为高中时有过当司仪的经历,今天又站在了田径场上。
“能站在这儿代表学校很光荣也很自豪。抱着这种心态,之前的严格培训、保持很久不变的姿势和僵硬微笑的脸已微不足道。”边说她又与同伴讨论着出场的次序、转身的角度、停下的位置……淡妆映出的笑容,是运动会场上最美的微笑,不是吗?(张晶晶)
观众,最坚实的后盾
如果说运动员们是那璀璨的星,满席观众便是暮黑的夜,让群星闪耀;如果说运动员是那芬芳的花,满席观众便是衬托花儿的叶,让鲜花绚丽。
三天赛程,观众们摇旗呐喊。即使天公不作美(阴云密布),他们也等运动员比完赛才恋恋而去。全校的观众如此,文学院的观众们更是如此。
“来了,来了,那个穿红色衣服的运动员是咱们院的。全体站起来,预备:‘文学院,加油,文学院,加油!’”这再熟悉不过的口号一遍一遍地喊过仍觉得十分带劲儿。
“乐阳,这儿,10份。”“这儿5份。”中文班的收稿员侯乐阳一边登记、一边收稿,忙得不亦乐乎。“我预备今天上午写50份。”中文班的杜青青积极地说道。听到商学院、医学院交稿一万多份,文学院只有七千多份,大家都奋笔疾书。“不急、不急,他们百度搜索,谁网速好谁有优势呗。”“对啊,我们是原创,讲数量更讲质量。”“文学院33届运动会广播稿始终如一,量的积累,质的保障。”一君一本正经的说道。调侃间,乐阳已经拿着一沓稿子乐颠颠地奔向主席台。
此场面,真不忍离去。是观众,就要发挥观众的的作用。呐喊、鼓励、递水、加油;速写广播稿,赛道跟着跑。我们永远是运动员们最坚实的后盾!(张晶晶)
在笔尖下,公平与公正
他们静静地坐在记分台上,时而抬头张望,时而低头看表,一张纸,一支笔,一块表,粘连在他们手中,“掌握”着运动员的成绩,他们就是记分员。运动会期间,他们都是早早地来到现场,在记分台上一坐就是一天,只是在中午的时候休息一下。每当一个赛程结束的时候,总会看到他们伸伸懒腰,长舒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段圣洁的使命,是自己人生战役的胜利。
开幕式上精彩的表演还历历在目,最后阶段的裁判员宣誓更让我们记忆犹新。“我代表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宣誓:恪守体育职业道德,尊守运动竞赛规则。严格执法,公正裁判。维护公正的裁判信誉。……为保证大会的圆满成功,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计分员们,总是细心地发现违规的运动员,再让裁判指正,手握的秒表由于长时间汗水的浸染而有些潮湿。
当一位运动员完成最后的冲刺,踩线的刹那,他们就果断地按下秒表,在认真的核对之后郑重地把数字交给统分老师,再由裁判宣读出激动人心的成绩。时时迎来人群的阵阵欢呼,更是像在对裁判员的信任与肯定。
一会儿,他们跟着自己记录的选手奔跑在田径场上,一会儿快步跑回记分台把成绩报回记分台,当成绩有出入的时候,总是认真复查,据理力争,保证自己的每一个记录数字都是真实的。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同样在田径场上,也有一群无冕之王,他们没有王侯的架子,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保证了赛场上的公平与公正。没有激情四射的文字,只在一张张白纸上勾画几个数字,那单调的数字却能化为声声震撼人心的呐喊,表达了对胜利的热烈欢呼。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们既然做了记分员,我们就会对运动员负责,对同学们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朱华洋、张晶晶)
本版图片由象牙白 孙玉淼 朱华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