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是“学雷锋月”,“学雷锋”活动到现在已有47个年头了。与曾经默默无闻的“学雷锋”相比,如今“学雷锋”的性质已有了变化,似有“作秀”之嫌。不然为何每到3月,“学雷锋”蔚然成风,3月一过学仿的热情又逐渐冷却?“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虽然是句玩笑话,却令我们听来觉得惭愧。
有一则这样的报道:今年3月某天,某市部分事业单位组织职工上街清扫护栏,浩浩荡荡的队伍在一天之内将该街段清扫了几次。第二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此事。媒体的大肆宣传,引得人们茶余饭后评头论足。不禁想问,为什么“学雷锋”的队伍、时间都如此集中,如同一场汇报表演?
还有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小学老师在3月5日这天,布置学生放学回家后必须做一件好事,并且要有家长监督。在老师眼里,“学雷锋”是需要家长监督的课后作业,而学生也只是以一种完成作业的心态来做着本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学雷锋”固然值得提倡,但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强制性灌输有效吗?
的确,在3月,我们“学雷锋”学得沸沸扬扬、好评如潮。我们打扫街道、慰问孤儿寡老、举行义卖活动、为希望工程捐款……可是谁能保证,在3月之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需要助力的事,我们还会挺身而出?
“学雷锋”不是虚伪功利的作秀,而是真诚缄默地付出;“学雷锋”不是突如其来的形式主义,而是日积月累的实际行动;“学雷锋”应挣脱历史局限,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让我们把“学雷锋”当成一种美好的习惯,随时随地学,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让“雷锋”活在一年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