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水泥森林般的都市里生活久了,旅行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梦想。说它是梦想,是因为背起行囊,远离纷扰的日子,实在令人心向往之;说它奢侈,是因为总有太多的牵绊,阻碍我们出发。但实际上,很多人崇尚的只是"假自然",我们只是喜欢窝在沙发里、喝着饮料、看着旅行杂志、感叹大自然美妙的都市人。真的要风餐露宿,靠双脚上路,又有多少人敢出发呢?在这个夏天,刘戈和他的队友们做到了。他们的自行车队,历时27天,行程两千多公里,从四川绵阳到西藏拉萨,完成了一次勇敢者的旅行。
刘戈喜爱自行车运动,骑行对他来说,是一件既能寻觅美景、结识知己,又能挑战自我、追求自由的美事。为了这个梦想,他足足准备了一年。在漫长的川藏公路上留下的每条车轮印背后,都记录着一段故事。这个暑假,他联络了3位中财同学--王兆轩、王志坚、洪荣伟,以及2位上财的伙伴,组成GR车队,一起踏上川藏线之路。
7月11日,六位队员按照约定从四川绵阳出发。第一天上路,成都就下起大雨,把他们身上连同背包一起浇了个透,这似乎不是一个顺利的开始,但乐观的刘戈和伙伴们这样鼓励对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从成都到邛崃再到雅安,几天来川藏线上天气都不是太好,连日的大雨让他们前行的道路变得十分艰难,但是,没有队员流露出一丝害怕。他们忍着疲劳和疼痛,冲上一个接一个的上坡,抵达新沟。前方,就是著名的二郎山,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二郎山海拔四千多米,是川藏线上的第一座险峰。前方爆发泥石流的消息让刘戈有些担心,这无疑给他们的骑行增添了难度。
7月15日,是连日来最为激动的一天。他们经历了二十公里的上坡、两三公里的泥浆路,接着又是二十公里越野路段,以及三十公里的上坡,终于成功翻越了二郎山,队员们都很激动,有了小小的成就感。这一天,虽然辛苦,但无穷无尽的美景也让刘戈大饱眼福,按刘戈的话说便是,"我随手一拍,便是一张Windows桌面。" 二郎山的那一端还是盆地气候,一过隧道,就是高原气候,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天蓝得透明,空气里能闻到冰雪的味道。眼前,大渡河滚滚而下,宽阔的江面,咆哮的江水让刘戈拿着相机的手都在颤抖。想到在这条如此凶险的河流上,竟然发生过飞夺泸定桥的奇迹,让他不由得对英雄心生敬畏。
7月23日,刘戈与伙伴们终于进入西藏,滔滔而过的金沙江水已将四川隔在身后。骑行在川藏南线上,他不禁为这条世界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迹而感慨,"虽然我们也冒着生命危险,但终究只是个过客。真正伟大的,是这些用生命守护着这条天路的筑路英魂们"。进入西藏,道路更加崎岖,然而风景也更加壮丽。拉乌山、澜沧江、东达山、怒江相继出现在眼前,这让刘戈觉得,平常旅游时看到的那些风景,在川藏线面前,都显得太娇气了。眼前的山河之所以壮丽,不仅是因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因为这是他们通过不懈努力,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才亲眼看到的,所以显得尤为可贵。
路上,刘戈还目睹了磕长头的朝圣者。这些虔诚的朝圣者让他深深敬佩,甚至产生了共鸣。因为朝圣者和自己一样,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同一种信仰--不管多难多累,都要尽全力去完成心中的梦想。长途的骑行中,他们经历过烈日曝晒,暴雨侵袭、高原反应、身体受伤、常常洗不了澡、离家半个月后才第一次吃到馒头,路上还遭遇了抢劫。每天十多个小时的跋涉,身体都要散架了。但最难受的,是心灵的挑战,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路上的寂寞就显得特别难熬。幸好,还有队友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队友们每人分管一个项目,如记账,修车,保管药品等,没有彼此的扶持相助,就没有人能到达终点。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永不放弃!
一路骑行,绵阳、成都、邛崃、雅安、新沟、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芒康、新竹、登巴、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排龙、鲁郎、八一、工布江达、松多、拉萨……此刻已回到家中的刘戈,回想起漫漫川藏路,一切辛苦都成了过去。在这趟旅程中,刘戈长了见识,丰富了经历,锻炼了能力,还结识了新朋友。一路的酸甜苦辣,他人恐怕只有亲身经历,才会真正了解。
"去行万里路"这是刘戈微博上的一句话。真正的学习也许就是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交流。(本报记者 09会计1班 魏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