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会计学院召开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9月29日,会计学院召开了教学质量水平提升研讨会,会议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汪伟主持,卢相君院长致发言辞,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探讨发言,针对教学工作水平提升,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各自见解。
  卢相君院长从四方面谈了自己的教学感想:一是教学是知识性的传授,教师应当将学科主要知识点讲授清楚;二是讲授过程中需要融入幽默的语言;三是教学方法要注重板书、PPT、案例和教材讲授相结合;四是注重理论分析,会计分录少讲,主要讲授会计准则制定背景。
  财务管理系主任于晓红提出教学质量主要由四大因素组成: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对于学生主要从思维教育和道德建设两方面进行,将学生“被要求”学习转化为“主动要求”学习;教师应将外在知识技能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养,注重自我学习能力、课前准备能力、课堂掌控和课后沟通能力,教师更要注重为人师表;教学内容应当加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题;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注重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三方面结合。
  财务管理系副主任李娜主要从教学理论基础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并对学生课程选修提出自己的建议。梁毕明老师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态度、规范、方法三方面,从态度上重视,讲授注重市场化规范,讲求一定的方法;教研论文应注重主动性、参与性和持续性;青年教师应当多参与企业财务相关项目,运用知识于实践。徐芳奕老师针对讲授的《财务分析学》课程,提出了在课堂中主要注意激发学生自己思考,采取分组讨论,提出课程考核采取财务案例分析报告形式的建议和思考。
  国际会计系主任王洁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一是结合实践教学推动,提高兴趣和动手能力;二是加强教师之间交流学习,应当注重团队合作,老中青相互学习交流;三是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加强网络资源利用,不断丰富眼界。针对教师学习英语口语积极性,提出可以采取假期集中授课的建议。王海菲老师主要针对会计双语教学质量相关问题进行探析,分析影响会计双语教学质量的四个因素,即教材是基础、师资是保障、学生是主体和课堂是平台四方面;同时提出提高会计双语教学质量的路径,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由个人教学向团队教学转变、丰富双语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运用案例教学、Semina教学法等,建议高校教学时间设置为一个半小时左右,便于学生吸收理解。
  会计系曹晓雪老师主要对成本会计教学进行深入思考,认为成本会计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注重职业道德、职业思想和业务胜任能力;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讨论、案例教学和设定场景;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通过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学改革信息传播手段,博采众长。时军老师回顾四年从教经历,主要针对会计教学质量提升提出五方面的体会和想法:一是本科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二是通俗易懂生活案例和专业性案例相结合;三是科学运用板书与视觉化效应相结合,板书生动,学生可以一起随着记忆;四是适当调节与原则性考核相结合,大四学生平时出勤作为考核指标,期末成绩以卷面为主;五是以学生为友、教学相长,教师应当不断掌握新知识,与时俱进,同时应当作为学生的益友,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审计系蒋文春老师针对多年授课实践情况提出三方面的看法:一是加大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选择典型案例,配合教材相应内容,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二是增强多媒体课件的适用性,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将课程精髓融入课件中,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优势;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如开卷考试和案例讨论分析等。王继红老师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教学提出由案例教学向现地教学转换的思考,指出现地教学的优势,包括拓宽教学视野,透视教学空间、实现理论和实践相交融。结合讲授实践经验,王老师提出了改进具体措施,包括初步构建学生理论知识体系,聘请一线实践人员讲座,教师应当加强自我充电和学习。唐华老师针对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进行探讨,在阐述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冲突外在表现基础上,分析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冲突形成原因,并提出破解路径,主要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和教师个人心理调试两方面改进,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系主任赵明主要从电算化会计教师结构配置、课程结构设置和成绩考核方式三方面阐述目前教学情况:师资结构方面,四位会计电算化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各负其责,开展教学工作;实验室教学设施完备,将基础理论、财务软件应用和财务软件分析制作相结合,课程设置合理;期末成绩考核科学,四次平时作业,一次期末成绩。
  汪伟副院长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针对提高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六方面建议:明确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保证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应当通过系统全面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度敬业精神;科学设置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前提;教学方法改进是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方法应当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动手能力的增强是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应当重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社会认知适应能力和会计操作基本功的培养;加强人文关怀,建立任课教师辅导机制、学生导师负责制、学生学习攻关小组;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打造高业务素质的教师团队。(会计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