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让校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记省第14届大学生运动会我校体育代表团



  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为我校颁发
  男子丁组冠军奖杯


  田径代表队与教练员合影


  福建省第14届大学生运动会于2011年8月7日在福建省体育技术职业学院落下帷幕。在团长苏文金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体育代表团上下齐心,顽强拼搏,以78枚金牌的优异成绩让集美大学校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
  本届大运会,共有76所高校、519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跳绳、脚斗士等8个大项的竞赛。我校体育健儿不畏强手,经过激烈角逐,取得多项佳绩。甲组(本科院校公共体育组)以847分成绩获得总锦标第二名,创我校参加省大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丁组(体育专业组)以903分的成绩获得总锦标第一名,在足球、游泳、武术、田径等项目上稳居团体冠军宝座,保持了我校体育专业竞技水平在全省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同时我校体育代表团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竞技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优秀竞赛成绩,包涵着我校体育代表团师生智慧与辛勤的汗水,我们选了几则训练竞赛的故事,以表彰在运动场上拼搏的体育健儿们。
  游泳池中,喜报连传
大运会的游泳比赛是一项金牌争夺十分激烈比赛。我校代表队参加了甲组、丁组各派出10名运动员参加了46个项目的比赛。甲组是普通大学生组,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本一学校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竞争尤其激烈。在教练潘碧芳、蔡惠玲的带领下,我校工商管理学院的刘文慧同学获得200米自由泳、混合泳的第一并打破大学生记录,张明媚获得女子100、200米仰泳第一、第二并打破省大学生纪录,杨柳获得女子50米蛙泳第一、姜扬海获得男子50米蝶泳第一。来自外国语学院的王猛获得50米蝶泳第一并打破大学生记录。来自航海学院的罗子汶获得200米蛙泳第一。不少队员运动成绩有明显提高,在入学起点总体不及四所本一院校的情况下,奋起直追,紧随华大,取得甲组团体第二。
  体育专业组的队员在教练张明飞、郑燕的带领下,以11枚金牌、打破263分多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我校游泳健儿共打破12项省大学生记录。
  武术健儿再创佳绩
武术是我校传统的优势项目,我校武术队员在福建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屡屡取得出色成绩,福建省大学生在 2000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就是由体育学院学生柯紫萱同学实现的。但随着各学校的重视,省内竞赛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年的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中,限定甲组丁组男女运动员共12人参加。如何组建参赛阵容,教研室主任高楚兰教授临阵布局,在充分分析各校实力前提下,统一调度,体育专业组教练与运动员团结一致,不计个人得失,无条件服从指挥,扬长避短,以最佳组合出现在赛场上,一举夺得丁组男女团体第一。
  普通大学生组中,厦门大学、华侨大学、警察学院等学校经过几年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武术竞赛水平比上届有明显提高,要想在武坛上继续保持优势,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在近五个月的训练中,指导老师陶凌荣时刻关心着学生的身体和训练状况,通过不断调整训练计划以最快的速度来提高运动员的水平,曾经是世界武术锦标赛南拳冠军的郑磊石老师,身先士卒,严格训练,认真指导每一位运动员。训练是艰苦的,训练中李航麟同学腰受伤了,医生要求停练,她仍然坚持带伤上阵,戴着护腰坚持训练。沈三三同学在训练同时还要参加第二专业学习,而且刚参加训练时,体能跟不上一度要放弃,在老师和队友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从刚参加训练时连一套都打不下来,通过训练,到比赛前达到了超三套连续演练的水平。临近比赛,赖晓勇同学在扭伤了脚,坚持打绷带上场,虽未拿到奖牌,但体现出了顽强奋斗的精神。期末考试后黄晓毅同学既要做课程设计又要训练,还在后空翻中擦伤额头,留下了“焦头烂额”的印象,但他加班加点挤出自己的课余时间坚持参加训练。集体训练时间赶不上,便经常要求加训。
  团结、友爱是武术队的基调;坚持、奋斗是武术队的和弦。武术队用他们的勤奋刻苦奏出了美丽的篇章。他们取得甲组女子团体第一、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六的优异成绩。其中李航麟获得公共体育组女子甲A组自选枪术冠军和自选拳术冠军以及自选剑术亚军,沈三三获得女子甲A组南棍冠军、南拳亚军和南刀亚军,黄晓毅获得男子甲A南刀亚军和南拳第六,赖晓勇获得男子甲组自选棍术第八。
  田径赛场,新的飞跃
丁组的田径是我校的传统强项,在我省历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校体育专业组的田径选手们为学校赢得众多的奖牌。本次大运会上,田径健儿以高于第二名100分的成绩夺得团体总分第一,打破多项赛会纪录。
  特别值得庆贺是公共体育组的田径成绩,在学校田径高水平训练中心老师的努力下,学生的专项运动成绩得到迅速提高,将田径总分水平从历史上的第五名跃升为第一名,在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中,我校甲组(本科院校组)以总分400分的绝对领先优势,荣膺了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这一优异的成绩实现了我校公共体育组在全省大运会上田径项目成绩的历史性突破,同样也使我校总锦标上升为第二名,创造了我校总锦标历史最好成绩。
  共同的目标,一样的快乐
或许在新闻媒体发达的当代,看多了世界顶级水平的田径大奖赛。对于省大学生田径比赛来说,只是低水平的比赛。但是体育学院的许多专业教师和同学,将四年一度的大学生运动会当作自己业务水平的一次考验,看成是自己事业,他们不计较训练补贴的多少,也不在乎工作量的计算。径赛中学生零点几秒的提升,田赛中0.1厘米的提升都包涵着运动员的汗水与教练的心血。
  体育学院0812班学生吴晓松,主攻跳高,为了团体锦标,兼项跳远。他穿着跳高鞋参加跳远比赛,不慎鞋跟触碰到木板,脚扭伤后严重淤青,但他没有放弃,最终取得第八名的成绩。在两天后的跳高比赛中,他忍受着脚伤的剧烈疼痛,凭借专业实力和超常的意志,以2.11米的优异成绩一举打破了保持30年之久的男子跳高省大学生纪录,为田径团体总分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像吴晓松这样努力并一直在坚持的运动员还有很多,他们非常珍惜参加四年一度的大运会的机会。在经过层层选拔之后,取得参赛资格的运动员还要进行一个学期的集训,不论酷暑严寒,他们都在训练场地上坚持着。临近比赛时,每周四次的训练增加到了每周六次,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却没有一个运动员产生退出的念头,都以十分的精神投入比赛的训练。他们的坚持,赢得了比赛,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这让老师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我校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体育工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学院院长郑旭旭教授说,集美大学实质性合并以来,各项教育体制的日臻完善、良好的体育设施,为我校健儿的运动训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省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对我省各高校体育综合实力的一次大检阅。成绩来之不易———我省体育专业的格局已经改变,各校越来越重视体育竞赛在提升学校知名度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我校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奋勇争先与永不服输正是体育工作者的性格特征。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有忠诚于体育教育的老师,他们有信心在下一届运动会上书写出新的精彩篇章,让集美大学的校旗继续飘扬在大运会赛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