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心理学教授崔建华说“心”■校报记者团 林珊
编者按:在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来临之际,针对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由此导致缺乏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等问题,本报特邀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崔建华教授,做客《校园视点》


  从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各地高校大学生自杀、他杀和意外死亡的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不健康。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当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康时,会导致现实生活中一连串的应对困难、冲突和错误。而人格的形成是从幼年开始的,所以说,现在看到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格问题,应该说和童年的教育、教养模式是否科学有一定的关系。
  2、情绪管理问题。由于20岁左右年纪的大学生,人格还没有完全形成,情绪也不够稳定,容易在某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下诱发错误的认知、错误的判断,造成错误的行为。譬如2009年11月14日凌晨,吉林农业大学学生郭力维用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杀害同寝室的同学赵研,就是因为情绪管理不当而引发的惨案。大学生只有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友好交往,才能妥善化解在交往中存在的各种冲突。
  3、学习压力带来的冲突。目前,很多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面临着学习和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的冲突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学生工作能力的表现,限制全方面能力的发展。
  4、自我概念不清。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大学生自我概念不清,就是指大学生缺少对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在顺境的时候过高地评价自己,在逆境的时候过低地否定自己,甚至产生严重的自卑倾向。这种自我概念不清会导致大学生缺少一种有效的自我把握,不知道自己应该担当一个什么角色,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生活混乱、缺乏自我控制,疲惫不堪,焦头烂额。
  5、大学生的性困惑。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很多大学生对性采取否认、回避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走进同居、未婚先孕的行列;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异性观,而通过网络得到一种畸形的满足,例如网恋、网上发泄等,这些行为都是对性的错误认知。
  6、网络问题。媒体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沉迷网络花光学费并偷窃同学钱财最后被抓进监狱,沉迷网络数日不眠不休导致心力衰竭死亡等负面报道屡见不鲜。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方便了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又使一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甚至被网络的虚拟信息所迷惑导致网外的违法犯罪。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未成熟,面对虚拟的世界还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更无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针对上面种种现状,我们可以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1、加强宣传。通过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手册和热线电话等,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渗透到每一个班级和寝室。在对学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同时,在宣传内容的选择上,要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问题,指出问题存在的危害性,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技巧,避免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
  2、开展训练。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和培训的方式,在各学院、社团、专业、班级以及寝室开展朋辈心理训练、团体凝聚力训练、人际交往训练、适宜性训练,进行相关心理健康辅导。
  3、加强个体咨询。个体咨询是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能比较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加强个体咨询,针对心理普查、调查问卷以及学生反映出来的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开展个体咨询,及时掌握信息,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还大学生心灵一片健康的净土。
  4、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刚进入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不论地域文化还是生活环境都与原来有很大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心理处于应急状态。所以,学校可在新生刚进入大学时,开展心理普查、约谈、发放心理健康手册,配合讲座、趣味活动、团体训练、心理运动会等,让新生快速及时地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于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至少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且能鼓励更多的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还可以组建心理健康调研室,让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们能够在这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6、确立心理健康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组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有组织、有方向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切实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
08级小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心慌害怕,对自己做的事情都不相信,外出锁门后,我会问自己门锁好了没有,有时候走到楼下会再返回来看看。晚上睡觉前,我会再看看门锁好没有,水龙头关了没有,窗户关了没有。
  老崔处方:从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你有强迫症的倾向,是属于神经症的一种。这个主要是由你的人格特点决定,可以通过具体的认识自己,并找出让你产生强迫的原因,通过行为训练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人际交往的培训对你也会有所帮助。
  07级小李:我从小就经常与人发生争执,考上大学后,与班上特别是宿舍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学习和生活都受到困扰。我试着去改变,但总觉得很无力、改变不了什么。
  老崔处方:你的问题主要是人际交往的问题。其实问题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严重,不需要那么焦虑。你目前应该加强人际交往,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对微小的失误等不要太敏感,要试着接受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不要把这些差异和问题扩大化。
  09级小郑:“她为什么不爱我了?”小郑几乎天天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对于爱情,对于人生完全的心灰意冷,甚至想过以死来挽回女友的心,失恋变成他难以面对和走出的阴影。
  老崔处方:很多年轻人不懂得,其实恋爱的砝码每个人都有百分之五十。在缺乏必要条件的爱情中,既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要学会客观、现实地看待爱情,不要盲目地认为你爱别人,别人也一定要爱你。我建议你现在不要轻易地谈恋爱,在你真正能够了解爱情是公平和相互的时候,再去考虑谈爱情。
  09级小刘:虽然考上了大学,但学校不理想,专业不喜欢。越读越觉得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觉得自己像是行尸走肉,整日无所事事。
  老崔处方: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现在的你既然进入了这所大学,就应尽量寻找你所喜欢的,对你有帮助的知识、专业、技能。三人行,必有你师,不要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和挖掘你的潜能。同时,把个人偏见放一边,调整好心态和心情,从新出发。记住,成功不是等来的,重在行动。
  08级小林: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班级主干,高中时还是校学生会主席,老师表扬我,同学也把我当作榜样。但到了大学,我竞选班干部落选,社团面试被淘汰,甚至在我最引以为傲的英语比赛第一轮竞赛中就出局,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在同学们的眼里,我可能只是一个失败者。
  老崔处方:你的情况是由于高期望而产生的挫败感。大学里人才济济,你不被重视是正常现象。送你一句话: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和人比。攀比不仅在精神上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可能阻碍你个人潜能的开发。毕业工作后,会有更多来自现实的压力和竞争,你不可能是永远的优胜者,接受自己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接受现实,我想这对你会所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