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踏遍青山人熟了———记2011年“永远跟党走”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二三事□宗文 辛星 王轩 黎天保 张巧丽等







  夏日的炎热似乎已渐消散,同学们拖着厚重的行李箱陆续返回了学校。此时,我们的暑期实践队员们也从全国各地匆匆赶回。长达一个半月的实践调研,这些队员们黑了、瘦了,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纯真笑脸,他们扬着一份份沉甸的实践报告,一叠叠厚重的调研数据,向我们宣告了此次活动的成功。
  此次调研实践活动历时近一个半月,规模不可不谓之大,地点不可不谓之广,项目不可不谓之多。今年报名参加调研立项的团队有726支,最终立项525支,比去年增长了18%,共三百多支重点团队,万余名学生参加了调研实践活动;活动地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湖南,陕西,山东、福建、广西、安徽、福建、江西、新疆,一些省市的偏远山村,如湖南的新化县,贵州的茶花村等也留下了我们队员的身影;调研实践的主题也是丰富多彩,不仅涉及企业环保,低碳生活,铁轨交通,留守儿童,湿地保护,学前教育等诸多社会热点话题,同时也包括如艾滋病、饮用水、义务教育、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在这里,我们无法一一记述队员们的足迹,也无法细细叙说队员们所经受的艰难,只试图例举二三事,以期窥斑见豹。
  “你们不仅为我们义诊,还为我们送来这些药品,我代表文家市感谢你们。”文家市镇党委书记李爱民高兴地说。了解到文家市镇是革命老区,医疗水平较为落后,地处湘赣边界,湘雅三所附属医院医疗博士团来到了浏阳文家市,在这里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送医赠药公益活动,在现场,博士团耐心接待了前来咨询的老百姓,看病、赠药、叮嘱、答疑……忙得不亦乐乎。江西省万载县的何桂花身患高血压多年,由于家境贫寒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听亲戚说湘雅专家团在文家市镇义诊,她天不亮就起床,颠簸了近3个小时的车赶过来。李非博士仔细为何桂花做了身体检查,并赠送了她一个疗程的药。为了解决部分家庭贫寒、路途遥远、出行不便的基层群众,博士团成员彭杰、李新营还驱车数小时前往深山为老党员送医赠药。文家市岩前村退休老支书邓方文前几年因公受重伤,依靠顽强的毅力才得以使生命延续,听说了邓嗲嗲的事迹,医务人员十分感动,他们仔细为老人检查了身体,赠送了药品,并表示以后还会再来看望他。“为基层群众服务,为他们解除病痛,这是医务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但我们该做的还有很多。”湘雅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彭杰坦言。
  初闻茶花村,支教团的队员们都觉得这一定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却没料到这里是他们所见过的最贫困的地方,土地贫瘠,地势险峻,几乎找不到一丈平地,站稳都艰难,而且当地海拔高,气候严寒,“名不副实”。支教团13个人却不以为意,他们带着满满的爱心和信心赶赴立碑村小学,克服了地理、生理上的一切困难,在这里进行了近半个多月的支教活动。课堂上,队员们给孩子们仔细讲解书中的知识;闲暇之余,实践队员们便给孩子们做家访,尽管去家访比较累,有的甚至要翻山越岭几个小时,但队友们都抢着要去,因为大家都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了解茶花这边村民的生活。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队员们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书包、本子、笔以及文具等。他们说最有意义的就是为学校树起了一个旗杆,从此这片山林也飘扬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升国旗的那一刻,队员们都激情澎湃,热泪盈眶。他们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们还会再来这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他们也会努力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到这些贫困的地方,让他们都参与到帮扶贫困,奉献爱心的活动中来。
  7月的“火炉”新疆酷暑难耐,持续的高温不断“烤”验着人们,灼人的热浪使得很多人不敢出门。校团委副书记胡杨却率领我校党员博士团一行7人赶赴新疆,实地调研新疆当地有色金属产业现状。博士团一行不惧炎热,深入矿区和企业生产一线,集合所学专业,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展生产工艺流程科技攻关。考察昌源选矿厂时,厂负责人提到,虽然2010年通过技术改造,采用优先选铜强磁选工艺,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镜铁弱磁矿的回收率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来自我校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的矿物加工博士张英,针对这一问题,现场便提出了建议:“结合矿石特性,综合予以回收利用。”在阜康铜镍冶炼厂的铜、镍电解槽前,我校冶金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研究生李晓静就铜、镍电解的效率、产品质量、节能问题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你提的建议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将认真考虑,在以后的生产工艺改进中予以研究吸纳!”阜康铜镍冶炼厂负责人如是说。此次新疆一行,党员博士团将结合他们的调研结果,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递交自治区相关部门参考吸纳。而一些当地企业难以解决的难题将带回到学校,邀请专业导师和同学一同研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反馈给当地企业,帮助当地企业攻克难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暑期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队员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磨砺意志品质,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才干,爱心服务社会。虽然2011年“永远跟党走”暑期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但我们不应止步于此,理应更好地成为和谐社会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在艰苦环境中磨砺自我,在服务社会中彰显自我,在实践学习中锻炼自我,了解国情,传承红色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红色革命地 洁白医者心
情系黔西,爱在茶花
孔雀飞西北 新疆攻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