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哥哥姐姐陪伴,笑容如花般绽放
编者按:留守儿童是社会上比较特 殊的一个群体,童真时代偶尔飘过的几 朵阴霾,却会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 记。在河南理工大学,有一群大学生, 为给留守儿童一个温馨的“心灵家园”, 他们无数次奔波于焦作市各个社区,用 一本本孩子喜欢的图书,一封封手写的 回信,用一次次心与心的沟通,让孩子 心中常开一朵“太阳花”。本报记者走 访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聆听他们的 故事。
孩子,我想给你一片书的海洋
“现在社会弱势群体很多,如农民 工、残疾人等,人们最容易忽视的是急 需被关注的留守儿童。我想,为什么不 给他们一些书,填补他们的心灵空白 呢?”青年志愿者郭梅的这个念头促成 了“流动图书馆”的启动。将社会上闲散 的书籍聚集起来,整理后服务于卢堡村 小学,这个计划他们从去年一直坚持到 现在。
“遇到杨姐,让我们的天空更加开 阔。”郭梅说。郭梅口中的杨姐是一位一 直为焦作公益事业而奔波的爱心人士, 也是现在焦作市“追梦爱心书屋”的主 人。“我也有孩子,也有一个身为农民工 的丈夫,我不想我的孩子因为条件限制 而得不到好的教育,我想天下父母都这 样想。”杨姐把这份自己对孩子的爱升华 后给了天下所有的孩子。
杨姐自己开了一家“追梦爱心书 屋”,并给当地的孩子每人办了一张借书 卡。孩子们可以拿旧书来换他们想看的 书,同时她还把闲散的报纸整理后送到 工地上给农民工看。“开始虽然很苦,但 每当一个个充满渴望眼神的孩子们在自 己的书屋疯狂吮吸知识的甘露时,内心 就很快乐。”杨姐一边整理孩子们送来的 旧书一边对记者说。
一直坚持“流动图书馆”计划的郭梅 无意间得知情况后,立即与杨姐取得了 联系,有着共同梦想的她们一拍即合,决 心将这项公益事业做大,于是“流动图书 馆”和“追梦爱心书屋”成了孩子们的心 灵家园。从最初只有2000 元的启动资 金,到现在“追梦爱心书屋”40000 册的 图书量,追梦爱心书屋滋润了无数懵懂 的少年,让无数心灵漂泊的孩子找到了 爱的港湾,享受到爱的雨露。
孩子,我想和你有心的交流
“希望妈妈不要给我找后爸”,这是 外国语学院青协志愿者在龙源湖小学开 展义务支教时某小学生在“许愿墙”上写 下的愿望。这句话一直在郭梅的心头萦 绕。很难想象,本该天真无邪、快乐无忧 的童年竟然布满阴影。志愿者走访多所 小学后,发现很多小学生因父母感情不 和、离异出现了忧郁和自闭症。
小冉洋是龙源湖小学三年级的一名 学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他的父母常 年在外地工作,与他住在一起的爷爷奶 奶年龄也大了,无法从心理上代替冉洋 爸爸妈妈的位置。这个眼神带着些许戒 备与谨慎的小男孩一开始就引起了志愿 者王玉婷的注意。在代课、游戏中王玉婷 有意创造机会让小冉洋与别人交流,一 个月下来,小冉洋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成 绩也提高了很多。
小冉洋的改变,让志愿者们感到分 外欣喜。然而,像小冉洋这样的孩子还有 很多,如何让更多的孩子有幸福感,这是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志愿者与孩 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有限,不能随时了解 到孩子们的想法,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世 界,志愿者们特意启动了“信件你我他” 活动,孩子们可以将近期生活、学习上遇 到的问题通过写信的方式同“哥哥姐姐” 交流。一封封爱的邮件成了志愿者和孩 子们沟通的桥梁,心与心的交流缓解了 孩子们的孤独感,让孩子们感觉到总有 一份爱陪伴在身边。
家长不停地努力工作,一心想给孩 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他们 的内心世界。比起物质,孩子们更加渴望 父母的关爱,哪怕是一次抚摸,一个拥 抱。理工大的“哥哥姐姐”不是亲人却胜 似亲人,他们用自己的爱与责任把那份 大爱普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无怨无悔, 他们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太阳啊!
孩子,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从流动图书馆的启动,到“阳光朵 朵”团队的成立,一步步走到今天,外国 语学院青协志愿者为了这群孩子们付出 了太多太多,他们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 到孩子们身上。资金短缺,就到校外拉赞 助;人力不足,就广招志愿者;影响力不 够,就竭尽全力与民间公益组织联合,借 助团体的影响力将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 心。“我们所做的只是尽力让所有留守儿 童每天都能快乐生活,他们脸上的笑容 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外国语学院青 协会长钟端阳告诉记者。
“不想被忽视,却总是被忽视,这是 很多儿童的心理症结。有时父母太忙,无 暇给孩子足够的关怀与爱护,所以他们 渴望被关注,被夸奖,被鼓励。我们都曾 经历过童年,我们深知童年发生的很多 事情或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要把 这些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一直做下去, 每一年、每一届,都会有人走出校园,贴 近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爱的伴侣,努力 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这是外国语学 院青协志愿者们共同的心声。
朴实的话语,坚定的信念深深感染 了笔者。在中国像这样的青年志愿者还 有很多很多,他们深入到祖国的每一个 角落,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地为祖 国花朵的成长努力着、奉献着。为了西 部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无数学子 刚刚走出校园就扎根西部义务支教,用 青春书写孩子的明天;为了留守儿童能 够阳光健康的成长,无数的志愿者时刻 陪伴左右,用爱心温暖一颗颗孤独的心 灵。
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 和支持下,终有一天“留守儿童”将不再 成为社会的焦点。我们希望,更多的志愿 者能够行动起来,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艳 阳天,让他们在文明、健康、温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