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
晚上九点,记者打电话联系刘爱花时,这个刻苦的女生依旧埋头在图书馆看书。阅读仿佛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籍已成为她人生之路上不离不弃的朋友。
刘爱花出生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沟里,是书本给她展现出了山外多姿多彩的世界,是阅读给了她走出大山的希望和信心。刘爱花是个安静的女孩,她总是恬然的看着身边的一切,然后静静地思考。“很多时候,我会很困惑,比如说小时侯特别想知道山外的人是怎么过日子的,可问身边的大人,他们也描绘不出来,所以我只能看书,因为书本可以引导我去思考,给我答案。”
由于体谅父母,家境贫寒的刘爱花舍不得花钱也没有钱去买书,但这并不代表她远离了阅读,相反,她更珍惜与书相伴的每分每秒,更认真地去阅读每一本她能接触到的书籍。“我以前能看到的书不多,但每一本书,我都会看许多次,我觉得真正要领悟一本书的内容,阅读一次是远远不够的,每一本书,在不同的时刻以不同的心境去读,感悟是不一样的。”也正因为这份阅读时的认真,在谈及一些古旧的书籍时,刘爱花依旧能对书中所提及的故事情节如数家珍,能对书中人物作出准确而深刻的评价。
刘爱花不花钱买书,但她的藏书却不少。从小,刘爱花便知道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喜欢的书籍。在刘爱花家附近,有一个收废纸旧书的师傅,刘爱花看着师傅每天早出晚归,无暇整理买来的书纸,便主动跑去帮忙整理,这样,她不但可以在整理的过程中看书,而且,师傅还会把一些她喜欢的书送给她。直到大学,刘爱花依旧这样换得藏书,在她的影响下,寝室的同学也常常把用完的作业本收集起来让她去换书。
进入了大学,最让刘爱花高兴的是学校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里面有许多曾让她朝思暮想的书籍。“我应该是我们班第一个进入图书馆的人”,刘爱花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大学里,刘爱花在书海中遨游,如饥似渴的吸收知识。每天早上七点来图书馆,从图书馆去教室上课,晚上直到图书馆关门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每天,她都坚持去期刊阅览室浏览最新杂志,坚持去外文书柜阅读英语文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由于学习仔细认真,大学三年,刘爱花每学期考试的成绩都名列年级前三,书本回报给她的,不仅仅是丰厚的奖学金,还有内在的修养,乐观而感恩的生活态度。
对刘爱花的采访,是在朗月如水,晚风习习的白马湖畔进行的,半小时的愉悦聊天中,记者被刘爱花对阅读的痴迷,对求知的执着感动了。刘爱花用她的勤奋,用她的认真,开辟出了通往书山的道路,并在这一路上,看遍风景! (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