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成长之路 以书相伴


  李毅波是我校物电学院大三的学生,一个在成长之路上以书相伴的男生。初见李毅波时,他戴着眼镜,举止文雅,说话语言简练。
  走进李毅波的寝室,映入眼帘的是书桌上的那一摞书籍。“我一直喜欢看书,虽然在上大学前因为条件限制看的书不多。但我对读书有着很大的热情。”也正因为如此,图书馆的年度借书前百名表彰榜上,他每年都榜上有名。在谈到喜爱读书的原因时,他笑着对笔者说:“书本是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对人性与社会的解读。通过书,我可以借由这些体验与解读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
  古语曰“开卷有益”,而李毅波曾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书仅仅只是代表作者个人对生活与现实的看法和理解,并不一定与读者的看法一致。”他这样对记者说:“书本中的东西有时太过理想化,如果一味地沉溺于书中,也会让自我偏离现实。”翻开他以前所写的日记,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本想靠书本解决疑问,但有时发现书本上的东西却很难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好像尽管明白人际关系的重要,也知道一些所谓的与人交往的技巧,但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完全运用。”带着这些迷惑,他磕磕碰碰地前行,但最终,他明白了读书看书的真正意义。
  李毅波曾在校报与校电视台做过学生记者,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看着别人的人生轨迹,李毅波就想不能这样中规中矩地读大学,便与几个朋友一起合资做生意,结果生意失败了,还因为没有认真复习致使英语四级考试落马。但他从这次经历中明白了道理:那些创业的人都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真正成为企业家的人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只是他们没被书本束缚,而能使所学的东西“为我所用”。
  现在的他认清了自己读书的目的:读书是为了解决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并调节自己的认知以找到人生的方向。他也认为读书并不一定要有固定的读书方法,能真正读懂书本、能运用书本中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更要学会根据自身所需而从书中汲取相应的东西。比如,对于文科学习者来说,需要的是提高文学素养;对于理科学习者来说,需要借由书本培养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他眼里,书本无处不在。良师益友是书,于他指点迷津,分享苦乐;厌恶之人是书,如明镜折射出他的缺陷;现实社会也是书,为使他成长而给予挫折与困难。而最重要的那本书就是自己,读懂自己这本书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因为读书所得的收获,是他的一笔宝贵财富。
  因为读书,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步成长。相信在未来的航程中,这位以书为伴的文学爱好者会创造出属于他的那片辉煌天空。 (朱家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