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体教双赢的耕耘者———记天津市劳动模范苏长来





  他是国际级武术裁判和武联教官;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是全国武术“十佳裁判员”,是天津市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名师,他负责的《大学体育》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他还是国际交流的使者,带领武术队出访多个国家,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促进国际、校际、学科之间的交流,架起了国际友好合作的桥梁。他就是我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农工民主党党员苏长来教授。
  勤奋耕耘在体育教学第一线苏长来教授多年担任天津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时时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始终从整体上思考和布局学校体育的各方面工作,从教学的安排、管理、科学研究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竞技水平的提高,从大型体育活动到日常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等各方面,尽体育人的力量为培养合格人才、为学校发展出力。他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严谨、朴实,雷厉风行,有较强的实干精神。他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更新观念,具有超前的思维和社会活动能力。在学校建设过程中,他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捐助,筹措资金500余万元,建设了球类场地、综合健身设施、武术和跆拳道训练场地和相关体育器材及正在筹建的乒乓球馆等,为体育教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和师生员工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保障。
  苏长来注重体育教育科学研究,近年来共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获天津市精品课程(《大学体育》)。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10余篇,撰写专著5部,参加制定《中国武术竞赛规则》和《国际武术竞赛规则》。在“体教结合”方面,特别是武术、跆拳道、排球等项目上,大胆实践,成果显著,形成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在全国成为典范。高水平运动队屡创佳绩苏长来教授常年指导我校的武术、跆拳道、柔道三支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他指导运动员,连续三届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取金牌7枚,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跆拳道女子51公斤级金牌,在世界大学生单项锦标赛、大学生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共获得金牌117枚,为国家、天津市和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国高等院校在这些项目的推动与发展、普及与提高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受教育部和天津市的委托,他正带领运动员积极备战2011年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跆拳道竞技和品势项目,备战今年10月份在贵州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武术项目,备战2012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武术、跆拳道和排球项目,任务虽然十分繁重,但他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定会不负众望,取得优异成绩。
  他指导的武术队多次应邀出访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波兰、德国等国家,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促进国际、校际、学科之间的交流,架起了友谊和文化的桥梁。以及多次受国际武联指派,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澳门、印尼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承担培训教练员和裁判员的讲学任务,受到欢迎。多次受国际武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聘请担任奥运会、世界体育大会、世界武术锦标赛、全运会、大运会、中运会、城运会等国内外重大比赛的裁判长、总裁判长,出色完成每一次任务,用自己的优势为社会服务,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传承中国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服务教育 心系社会身为连续三届的市政协委员,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司法监督员,市教委系统党风廉政监督员,苏长来教授关心天津市的发展和建设,积极参政议政。他经常深入了解天津市的发展情况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的需求,提出的关于天津市发展、城市建设的多项提案,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
  2010年,他参加天津高校管理干部研修班赴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学习培训三个月,在学习培训期间对国外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进行考察,签订两项合作协议。培训结束撰写了研修报告,对学校体育教育和天津市体育产业提出了发展改革建议。
  近年来,苏长来教授指导的天津理工大学体育工作被《中国教育台-1》、《天津电视台-5》、《天津电视台-2》、《今晚报》、《每日新报》及国外多家媒体宣传和报道,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体育是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它超越了国界和种族,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加深国家、人民和校际之间友谊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而苏教授则在体育的事业中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不断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