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下午,“机器人游东华”比赛决赛在松江校区兰笋厅举行。这个由“幻想未来”机器人社主办的活动,以新颖的场地创意和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广辐射面,在校园掀起了“机器人”旋风。
在一块5×8米的绿色地毯上,机器人从“家”出发,沿着白色道路中心线,按照事先调试好的程序,去游历接近真实分布比例的15个校园 “景点”固定模型,开始个性化的“校园之旅”。有的先在行政楼前 “驻足”,再到镜月湖里“游泳”;有的会去图书馆里“借书”,再去第一食堂“用餐”,第二教学楼“上课”……等到“风景”都看“透”,100秒时间到!如果游历顺利的话,机器人会准时回到出发时的“家”。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机器人不犯规,且游历景点最多,能准时回家者即胜出。
据决赛冠军团队负责人、机械学院大三学生贺冰说,这次大赛形式很新,同学们一看名称就来了兴趣。他的团队在一周内就交出了像样的策划书,并成为入围复赛的23支团队之一。大二的赵岩说,虽然自己编程基础还不错,但理论和实际应用还是有很大区别。有时编得好好儿的程序,到实验室一试,机器人就“不听话”了。比如在不规则的分岔路口,机器人地面灰度传感器的路线检测能力会受干扰,不能按设计路线拐弯,这时就要尝试新办法来解决问题。来自海南的男生陈铄锋是贺冰的团队成员。他说,虽然自己的作用不是最关键的编程和调试,但也绝不是“打酱油”的,他还经常给搭档提出技术上的改进意见。他觉得无障碍的沟通和明确的分工是团队制胜的保证。
我校机电实验中心课外创新实验室负责人丁彩红老师告诉记者,机械学院在去年就萌发了组织“机器人游东华”比赛的想法。通过这次比赛发现了一些有兴趣、有专业基础,动手、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机械学院院长王生泽表示,本次比赛是我校首届机器人“游东华”的比赛,今后每年都会举办。有兴趣的同学都可报名参加,没有专业和年级的限制。“机器人游东华”这个平台让无论是机器人社的学生,还是近两百名趁“兴”而来的参赛学生,都享受了一次创新的过程。
(记者 孙庆华 邱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