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培养科研文化力 提升学科水平


  我校自去年启动和实施学科水平提升年的战略举措以来,全校上下齐心努力,各个学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令人可喜的成果。我院和兄弟学院一样,在全院教师的倾力投入下,尽管教学和各项工作非常紧张和繁忙,仍然100%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其中亦不乏有高质量学术成果和学术研究上的新进展,这些出自老师们夜以继日劳作、日积月累所结出的科研硕果,确实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经过这一年的学科水平提升工作的探索,我们有以下一点初浅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学科水平提升的根基是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团队整体科研实力的增强,而这却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学科水平各项任务和指标时,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所谓长远就是要为本学科选好战略方向,从而使教师每一年的学术积累都是在其选定的研究方向上做加法,而不是八面出击,分散开花。这样,才有可能经过多年的学术成果的积淀逐渐形成本学科的研究特色与优势,在某一特定的研究领域能够名列前位,从而在学界和业界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其次,学科水平提升的作用是极其深远的,她不仅是表象上呈现出的各学院科研成果量的积累和质的提高,更重要的其隐含的深层意义还在于:
  1.大学从其功能来看既是高层次的化人之所,又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其中对学问的研究和新知识的探求是大学产生的真正动因,科研性是大学有别于中小学的本质特质,因此,学科水平提升年的实施过程可以说是一个通过外在压力快速促使我校不断回归大学功能本然的过程。
  2.使教师逐渐养成科研意识,培养起浓厚的学术兴趣、乐于质疑和探究问题、为学术而献身的精神和虚静守一、专心致志、惟真理是求的超然的人格品性。因此,学科水平提升年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推动教师由迫于压力不自觉的从事科研活动逐渐向源于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而自觉追求创造与创新的转化过程。如就今年我院申报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上就可以看出这种明显的变化迹象,全院教师呈现出极大的申报热情,特别是青年教师勇于作为负责人向国家级项目挑战,踊跃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申报教育部与国家各部委项目5项,申报省社科、省教育厅等省级科研项目23项。截至目前,共申报各级各类项目34项,占我院全体教师人数的82.5%,这种自发踊跃申报的热情是前所未有的。
  3.锻炼了学术队伍。学科水平提升年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引领教师由凭经验和直觉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向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方法从事科研活动的转化过程。一是培养了教师的科研基本功,帮助教师养成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术规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培养了学术团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科研能力的强弱体现在其团队合作文化力的强弱,通过学科水平提升年的助推作用,我院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来那种科研活动孤军作战式的“小作坊”模式,促进了学术梯队的形成。
  4.有利于培养科研文化力。科研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一流大学总是那种具有深厚科研文化气息,以强势科研文化力向世界辐射的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的“学术自由”、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的“真理与光明”等均体现了现代大学崇尚真理、探求科学的科研文化精神和科研文化力势能。因此,学科水平提升年的推进过程也是在全校逐步形成科研文化氛围,培养学术精神文化,进而积淀大学文化内涵的过程。
  总之,经过一年来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深深感到,与国内和省内一流学科比较,在学科建设的诸多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学科水平提升面临的任务仍十分繁重,申博的近期目标也已近在咫尺。作为一个历史上以教学为主的省属地方高校,学科水平提升和科学研究之路才刚刚开始,目标崇高而又任重道远。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我院愿与各兄弟学院一道,积极探索学科提升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从组织、制度、机制、软硬件条件等方面努力为教师科研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实现我校科研上水平、学科上层次,营造一个具有丰富大学文化内涵,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自由,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崇尚道德、大度包容和强烈批判精神的现代意义的大学,做出我们这一代人应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