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探 索 中 走 向 成 熟———我校社团发展调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社团成为大学生在校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不少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定位,充实了大学生活,提高了实践能力。那么江西中医学院社团发展现状如何,能否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发展自我能力的要求呢?记者因此对学校主要社团与同学进行了走访调查。
据统计,江西中医学院主要学生社团有:江西中医学院学生委员会,社团联合会,江中艺术团,校报记者团,江中广播站,江中精诚工作室,大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就业与发展协会等等。另外有国旗班、校卫队,以及极具我校文化内涵的双惟班。社团联合会(后简称社联)中共有学生社团32个,分为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科技学术类,服务实践类四大类。社团发展状况基本良好。
社团活动丰富 生命力旺盛我校社团发展活力充沛,活动丰富。每年开学都有大批新生加入到社团队伍建设中来。社团活动也日益呈现出团员增多,活动增多,活动参与人数多的“三多”趋势。目前,各社团的活动方式各有千秋,形式丰富,征文,朗诵,辩论赛,体育竞技比赛……各项活动参与程度高,同学参与热情高。例如校报学生记者团(后简称校报)的“四月天”征文比赛,江中广播站(后简称广播站)的“四月天”朗诵比赛,青年志愿者协会(后简称青协)的“爱心收购”,江中艺术团(后简称艺术团)的迎新晚会等,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参与人数众多,活动质量较高。社团联合部副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个协会都有自己的品牌活动,如足球赛,篮球赛,辩论赛,网球大赛等。所以整个社团发展趋势是好的,都是在蓬勃发展的。”
社团发展亟待突破瓶颈社团发展体现出良好态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校青协会长蔡丹说:“我们青协活动的资金主要来源就是爱心收购,但是收购毕竟资金有限,很希望学校能给我们多一些资金的支持,让我们的爱心活动薪火相传。”的确,资金问题是社团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社团的活动的开展都是依靠赞助,但是纵观社团赞助,都是小金额的赞助,这就意味着社团活动的开展受到活动经费的限制,难以有所提高。其次就是场地问题。上学期,社团联合会为解决相关体育社团的场地问题就大费周折。会长表示,还有很多协会需要专门的场地,正在申请当中。在社团联合会中,多个社团在同一个办公室值班办公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当然,社团发展的问题中,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社团文化建设亟待提高。学校只有极少数主要社团如广播站,记者团等有自己的社团文化,从而为社团准确定位。但是大多数社团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社团文化内涵与特色,沉寂已久的魔方协会就是因为没有找准定位,没有创新形式从而渐渐默默无闻。社团发展的瓶颈不仅需要学校的协助,更重要的是社团自身的突破。同学眼中的社团在对同学的走访中,很多同学都表示对于社团他们有着自己的看法。有人表示社团发展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社团正在兴起,有些社团已经走向没落。很多同学都在社团中呆不了多长时间就退团了,这些退团的同学都纷纷表示,已经体验过了,也没有了激情,所以就退了。10届护理一班的杨同学表示,希望社团能举办真正引起大家共鸣的活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臆想去举办一个活动。这样大家的参与热情才会提高。社团要为大家提供发展自己的平台,而且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学生的主业还是学习,结果有些社团占据了很大的精力,导致了上课与社团活动的冲突。同学们对社团的建议应该引起社团的足够重视,这样社团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不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展望未来 前景良好“社联现在一共有32个社团,但是我们现在还不敢肯定一定是32个社团,因为现在还有很多在递交申请,在审批。而且学校政策放宽很多,大力发展社团,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有协会出现。保险协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接受采访时,社团联合会一副部长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少不了学生社团的参与,只有广泛的同学参与进来了,校园文化建设才有了意义。而学校政策的放宽,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社团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每年新生入学以后的招新更是为社团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社团发展的前景将更加广阔,社团规模会日益扩大,发展模式更趋成熟。
本次走访活动,采访范围有限,对我校社团发展的现状可谓窥得冰山一角。我们调查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社团发展的任重道远,如何提升社团质量,使社团走得更远是摆在我们每个社团人面前的共同问题。走访已经结束,思索还在继续,尽管前路漫漫,但是我校的社团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校报记者团 李彤 杨娟 伍慧平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