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校庆晚会
幕后的故事





  10月29日晚8时,湘湖校区运动场锣鼓震天,烟花璀璨,流光溢彩,五十周年校庆庆典晚会在此拉开了序幕,6000余名嘉宾、校友和师生共同欣赏了这场视觉盛宴。
  从气势磅礴的合唱到动感十足的舞蹈,从优扬抒情的配乐诗朗诵到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从铿锵有力的男声独唱到富有魅力的模特秀,精彩纷呈的节目让人目不暇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节目背后,饱含着晚会筹备工作组成员和200余名师生演员的心血和艰辛付出……筹备工作紧张有序2008年4月初,据五十周年校庆还有7个月的时间,校庆文艺晚会的筹备工作就开始了。4月11日,党委副书记饶俊南在视察团委机关时强调,校庆晚会要能够充分体现厚重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感和喜庆的愉悦感,要能够体现陶瓷学院的特色和内涵。校团委要在庆典办的统一部署下,精心策划,认真筹备,力争办一台高质量晚会,以实际行动为校庆50周年献礼。
  晚会整场策划、筛选节目、招募演员、编排训练……一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暑假期间,很多演员提前到校,冒着酷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9月17日,学校成立了以团委书记曾德生为导演、团委副书记王海波为副导演的晚会筹备工作组,下设节目组、舞美组、视屏组、策划组、秩序组等5个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期间,党委副书记饶俊南、副院长陈雨前多次听取晚会筹备组的专项工作汇报,并提出许多指导性意见,同时鼓励广大演职人员不畏艰苦,克服困难,敢于胜利。
  随着校庆的日益临近,筹备组成员不分昼夜地工作,加班至深夜成了家常便饭,大家常常为了一个方案的确定苦思冥想,也常常为了一个美妙的创意而欢呼雀跃。最初,筹备组准备了20个节目的大节目单,经过反复斟酌,甚至对每个节目进行掐表计算时间,直至10月下旬,《景德镇陶瓷学院校歌》、《永恒的辉煌》、《好日子》、《毕业歌》、《二十年后再相会》等13个节目才最终敲定。尽管一些节目的演员对最后未能上场表示遗憾,但在采访中他们表示,作为演员,我们服从导演,服从大局。虽然付出了努力没能上场,但晚会成功了,我们的辛苦也没有白费,我们也一样为母校生日作出了贡献。
  在筹备过程中,广大演职人员任劳任怨,牺牲自我,以苦为乐,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作为副导演,王海波老师在正式演出前夕,因为搭台和场地布置,连续两个晚上都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杨柳青老师虽怀有身孕,但训练、指导、彩排都要亲自把关;《毕业歌》指导陈滨老师家住老校区,小孩又临近中考,但是她舍小家,顾大家,白天上课,晚上为演员排练。有时太晚赶不上校车,就打的回去。几个月下来,陈老师充满活力的脸庞已显现出了疲惫。“陈老师太辛苦了”,演员卓婕边说边流出了感动的泪水。演员:无怨无悔地训练节目和演员初定后,排练遇到了很大困难。由于大部分演员没有什么表演基础,要打造一场高水平的文艺晚会谈何容易?
  作为本次晚会的压轴大戏现代舞《毕业歌》,是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编导的,该舞蹈在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群舞类金奖。舞蹈欢快热情、飘逸流畅,表达了毕业时对母校对同学的不舍和回忆起当初在学校学习时的美好时光。
  为了练《毕业歌》,很多演员的膝盖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有的演员还扭伤了腰,但是他们轻伤不下火线,伤势重的需要休息的,也坚持准时到场,观看其它演员排练,从不叫苦叫累。在上台演出前,卓婕的小腿意外受伤,身为队长的她稳住自己和队员的心态,忍着巨大的疼痛咬牙上场,她克服了腿痛用不上力的困难,坚持扮好了自己的角色……高难度的《毕业歌》被陶院师生完美的演绎出来了!节目演出成功后,演员们相拥而泣,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默默奉献,不计回报,无怨无悔。《毕业歌》的24名演员在舞台上赢得了热烈掌声时,谁又知道作为候补演员的范英超却在舞台后面默默地控制灯光?她在明知道自己很可能不能上台演出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陪练。她说:“我虽不能上场,但能为校庆做力所能及的事,无怨无悔。”
  武术表演《中国功夫》中,一位演员不慎受伤了,王亮华老师亲自上场顶替,彩排时却伤了脚,至今还未痊愈;王荣兵表演旋风摔动作数次摔伤髋骨,排练以来已经用去了几瓶跌打损伤药。
  《二十年后再相会》在新厂校区排练,条件较艰苦,但演员和其他演员一样,从没有向学校提出任何要求。辛敏同学说:“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当竭尽全力,给母校留下一点什么。”
  “排练很苦,学业压力也大,但我们都感觉很快乐,因为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知道了什么叫付出,什么叫坚持……”演员们动情地说道。
  晚会节目基本由我校师生自行排练,很多道具、服装大部分是演员自己设计改装的,尽量做到节俭。老师和演员的辛勤付出远不止这些,这只是一个缩影。他们付出了太多,却无怨无悔。志愿者在行动为了保证晚会有序进行,秩序组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用CAD软件设计了地毯、观众座位的摆放;校庆前夕,2400张凳子和几十米长的地毯从图纸变为现实,井然有序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晚会举行前的三天,王钻石等八名志愿者日夜守在足球场,视线不离舞台和凳子;晚会当晚,志愿者在门口维持秩序,身在晚会现场却不能观看演出,他们说:“维护校庆现场秩序,我们感到很荣幸,不能看演出也无怨无悔。”陶之神 瓷之韵晚会筹备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校领导多次视察工作,并对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指导性意见。晚会开幕前三天,周健儿、饶俊南、陈雨前等校领导还深夜到晚会场地视察,了解彩排情况。
  纵观整场晚会,精彩的演出体现了陶院的百年历史、五十年辉煌,突出了陶院特色办学的理念;同时也表现出了陶院师生的青春活力。《瓷之韵》模特秀以绝美的舞蹈展现了陶瓷文化,大合唱《景德镇陶瓷学院校歌》重现了历届陶院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二十年后再相会》抒发了所有陶院人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晚会舞台使用AED大屏幕和线阵、超低音音响播放,五百多个灯管照射,音、色效果具佳。屏幕上更迭变化的陶院旧貌、“崇德尚学,陶冶成器”的校训以及“百年历史,五十年辉煌”几个大字等,与精彩的表演水乳交融,陶院的历史若隐若现,陶院的办学特色、新确立的校训、以及发展前景凸显,深深烙印于在场的嘉宾、观众心中。
  五十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校庆晚会为我校五十周年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我们会永远铭记这个难忘夜晚,永远铭记这一份相聚的感动,以及演员、师生们的默默无闻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