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困农村家庭出身的他,用坚强的毅力捕住了生活的阳光,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青春的绿意,用乐观的态度演绎着精彩的大学生活,他就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我校2007级热工专业的余宏毅,他把上进、自强诠释得淋漓尽致。
大学期间,余宏毅是我校唯一一个住在图书馆里的学生。图书馆一楼有间房间是他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几年里,他把这个地方收拾的干干净净,把它当做大学里的家,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在大一军训期间,他每天都去图书馆自习,图书馆的老师总会询问下他军训的情况。一天,老师又看到他在自习,便问他是否愿意在图书馆兼职。就这样,他拥有了大学里的第一份兼职———图书馆学工助理。
刚入大学时的余宏毅性格内向、胆小、腼腆,从小做惯了乖孩子的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在新生英语演讲比赛中,他上台后还没有做完自我介绍,就怯场忘词了。尽管台下热情的观众给了他阵阵掌声和鼓励,但他还是低着头走下台来。其实,一周前他就把讲稿背得滚瓜烂熟了。大一下学期,他报名参加了“十七大”知识抢答赛,赛前他依然把知识点背得很熟,然而,在决赛现场,他又怯场了。但是他并未气馁,面 对 挫折,他屡败 屡 战 、越 挫 越勇。经过三年的磨砺,他已经变成一名稳重自强的大学生,曾两次面向全校师生开办 《大学生讲堂》。在2009年的慈善创业大赛中,他凭借落落大方的举止、声情并茂的陈词,与清华、北大等选手一同闯进“全国十强”,成为江西省唯一的入选项目。
课外,他常在图书馆阅览室博览群书,他的知识面渐渐从专业课程延伸到经济、历史、人文等各个领域。尤其对经济感兴趣的他,通过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知识,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结业证书。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习室里度过的,他的成绩和综合测评每次都是名列前茅。他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 Photoshop、Corel、Pocomaker以及CPS排版等多种软件。与大多数学生不同的是,在余宏毅的电脑上没有多少电影和歌曲,他电脑里更多是学习素材与励志视频。他很自豪的说,这些都是他一点点搜集起来来的,有时间就会看看,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活激情和学习热情。
余宏毅为自己制作了一份又一份计划。在我们看到他2010年1月的试行人生规划时,我们不禁为这份计划感到惊讶。几十页的篇幅,包含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话题和对自己各方面的计划目标。他这份规划的开篇写着“在成家立业前,我的人生没有成功,只有成长”。他的规划不但包括如奋斗目标、理想中拥有的品质、认清自我等话题,他还为自己准备了大学毕业后的四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在每一部分中,他都详细的介绍并写下了自己的想法,与其说这是一份规划,还不如说这是他在大学时期不断充实自我,成长自我的心路历程与深刻的内心剖析。他的规划里有对职业和人生的长远规划,也有对现在生活和学习的规划,在他2010年日常习惯方案书中和2010年强身健体策划书中,我们能够细致地了解到他的日常生活,大到每天的时间安排,小到每顿饭的内容。这一份份规划中看不到一点生硬与不可用的语句,在这一句句的对内心的反省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夜晚,余宏毅在灯下一点点修改,完善着这个庞大的未来规划工程,并为实现计划而默默努力着。
余宏毅从小就身体虚弱,为了强身健体,他为自己制定了锻炼的详细计划,并在大学四年里坚持着这个计划。每天下午放学,他都会到操场上跑步,由最开始的几圈,慢慢的到十几圈。大学三年半的时间,他天天坚持体育锻炼,尽管学习和学生会工作越来越繁忙,但他还是一天不落的到操场跑步。他很享受每天的慢跑时间,并结识了很多一起坚持跑步的同学。他在课余还加入了社联、学生会、先锋团队、记者团等学生组织。作为一名校报记者,他十分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当天的新闻决不会拖延到第二天才发稿,通常熬夜至凌晨两三点。本着踏实肯干的作风服务于校园的每个角落,每次志愿活动总有他忙碌的身影,参与过“中美陶艺研讨会”和“五十年校庆”采访和接待工作,先后被先锋团队、景德镇市授予 “优秀志愿者”称号。在2007、2008年的假期,他分别组织参与了以 “保护一湖清水,建设生态江西”和 “走进救助站,关注弱势群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他和队员们每天辗转于炎炎烈日下,奔赴景德镇、九江、上饶、南昌等地做了大量的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完成的新闻报道和调研报告被三十多家媒体转载,团队因此荣获 “江西省优秀实践队”,他也被评为“暑期实践先进个人”。
景德镇市救助站“爱心牵手”未成年人活动中心,是江西省首个以保护未成年人为中心的志愿者机构,而余宏毅是首批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常利用周末时间去看望那里的孩子们,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以实际行动来表达他的拳拳爱心。《先锋团刊》作为学校唯一的青年志愿者期刊,而他是唯一的一名学生编辑。他先后在《新华社》、中国青年网、《江西教育》等市级及以上媒体发表宣传学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新闻稿达40余篇,学院曾特别授予他“宣传工作卓越贡献奖”。热衷于志愿者服务的余宏毅,对环保、民生等社会问题也同样关注。2009下半年,他与另外两名同学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后,完成的“俏夕阳”社会福利项目获 “全国十佳优秀慈善项目”。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凭着一股坚韧与乐于奉献的精神,使自己的大学生涯变得如此绚丽多姿。
一身洗得褪了色的旧衣服,一双穿了多年的运动鞋,看上去十分节俭又阳光的余宏毅总是显得那么地朴实、友善。他从不讲究物质生活,在大学里,他不曾买过一件上百元的衣服,仍穿着高中的旧衣服。一次到北京去参加比赛,西服和鞋子是借别人的,连衬衫也是借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就帮着父母做家务、干农活,当邻家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放牛、挑水、除草、砍柴……这些构成了他童年的全部,他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乖孩子。
2007年暑假,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余宏毅白天在烈日下走家串户地收购旧书,晚上则驮着沉甸甸的旧书到夜市上卖。那个假期,他过得十分疲惫,但能够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却又是幸福的。大学时,他经常去做一些发传单的活,也为社团活动拉过赞助。他就这样一直默默前行,默默积蓄自己的力量,适时迸发出自己最厚重的声音。
到了大三,余宏毅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家庭经济是否允许,无疑成了他最大的困惑。但他承诺,非公费大学他不读,而且读研期间不再花费父母一分血汗钱。他总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我们也衷心祝愿他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能有更出色的表现。(记者 孟凡凯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