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内第一、国际先进的船海学科———访船舶工程学院院长韩端锋教授
在今年的寒假工作会议上,船舶工程学院总结了“十一五”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提出了“打造国内第一、国际先进的船海学科”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日前,记者就学院“十二五”发展的有关设想采访了船舶工程学院院长韩端锋教授。
记者:认真总结过去,才能更好谋划未来,您认为“十一五”期间,船舶工程学院取得了哪些建设成效?
韩端锋:“十一五”期间船舶工程学院的发展与成绩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一是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5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两个本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6年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国防科工委特色专业和国家特色建设专业,2009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二。
二是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院专任教师增至1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9%,引进柔性教授15人,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长,其中包括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位龙江学者、2位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聘请海外兼职教授20余名,国内兼职教授10余名,扩大了学科影响力,开阔了教师视野。
三是全面推进条件建设。除多功能深水池和学院办工楼基本建设外,完成学科建设投资1506万元,主要用于海洋工程试验条件建设。“十一五”期间,先后建成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舶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四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本科教学与国际接轨,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学生就业率97.46%,四级通过率97.07%,考研率39.15%。学生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等方面共获得国际奖励6项、国家级奖励51项、省部级奖励40项、校级奖励61项。2010年获得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五是科学研究跃上新台阶。形成了以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为标志,以深海工程技术为生长点,以舰船总体与系统技术为特色,以船舶设计制造技术为牵引,以船海流体/结构力学为学科基础的新格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逐年稳步上升,2010年立项数创历史新高。
六是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共主办各种大型学术会议16次,其中国际会议7次。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的合作层次、领域不断拓展,中俄船舶抗冲击防护结构研究、国际能源署海洋能执委会国际交流专项、美国Tecnip海底集束管道结构设计研究等项目落实,共签订项目八项,合同经费超过千万元。
记者:通过对“十一五”学院建设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您认为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韩:以国内外大学同类学科为参照系进行分析比较,学院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科学研究方面:科研项目鉴定及国家级科研获奖偏少 ,863、973这样的标志性的科研项目数还有待提高、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偏少。
二是师资队伍方面:缺编20人,高水平青年领军人才不足,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学科方向不均衡,团队建设的危机将逐步显现。
三是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教学奖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型学院的建设之路,不断完善新的基层学术组织框架。
四是实验条件方面:学院实验条件处于国内前列,但体系不够完善;研究所的领先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地域劣势不断显现。迫切需要解决海洋工程实验的不足,学科前沿技术的某些研究条件亟待完善提高。
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学院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记者:“十二五”是实现研究型大学第二步战略目标,完成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做好“十二五”规划,对于学校的发展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请你谈谈学院“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思路与主要任务。
韩:船舶工程学院在“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十二五”建设,进一步做强本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模优势和科技工作的“三海”特色,成为船海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全国领先,国际先进和具有国防优势的金牌学科,确保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评估优秀,确保深海工程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评估优秀,确保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快速发展。全力打造国内第一、国际先进的船海学科。
学院的总体建设思路是紧密围绕学科方向凝练这一主线,牢牢把握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两个着力点,重点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鉴定及获奖、教学标志性成果这三个突破,全面推进教师水平、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博士生培养质量、实验条件四个提升,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
学院短期内要完成的任务是迎接一级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
从长远来看,学院需要建立协调、发展的体系与机制,完成基层学术组织、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实验条件建设及“三定一聘”与考核、评价、分配机制等七个方面的建设。
记者:船舶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绘就,学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保障这一规划的顺利实施?
韩:学院将采取以下5项措施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和落实。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一思想,提高重视程度,树立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工作理念。
二是充分兼顾各方面因素,完善基层组织框架,为学院“十二五”及更长期的发展奠定组织基础。
三是以学院为主导、研究所(实验中心)为主体,紧密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核心任务,开展学院各项管理工作。以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为导向,学院统一协调制定规划,由研究所(实验中心)负责落实。
四是建立三级学科专业建设管理责任体制;构建学科专业建设评估评价体系和学院绩效考核体系与人事分配政策;大力推进学科资源共享,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方式;制定学科建设阶段性目标及检查评估制度,不断推进学科建设评估及整改落实工作。
五是积极寻求学校的指导与帮助,确保重点学科、优势专业的建设得到足够的支持,及时总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做法、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的实施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