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国学经典 写人生华章———校报记者手抄六十部国学经典献礼新中国六十华诞
国庆前夕,景德镇陶瓷学院校报记者团为新中国六十华诞献上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手抄六十部国学经典,这六十部国学经典共计400余万字,涵盖了中华五千年文史哲经典名著,由校报记者团全体40名成员历时6个月分工抄写,装订成册,日前在我校湘湖校区逸夫图书馆大厅展出。展厅内,六十部手抄国学经典与飘逸俊秀的书法作品交相辉映,前来参观的师生络绎不绝,伴随着舒缓的MTV《中华颂》音乐,不少学生拿起手抄经典高歌吟咏,十分投入。
六十部国学经典 六个月风雨兼程做充满书卷气的学生,创飘溢书香的校园。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校报记者团指导老师向全体学生记者倡议开展“手抄六十部国学经典,向新中国六十华诞献礼”活动,得到了学生记者的支持。在查阅相关书籍、咨询了国学方面有较深造诣的教授后,记者团指导老师挑选了60部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还专门设计了印有“手抄国学经典、献礼新中国六十华诞”字样的稿纸。4月25日,第一部国学经典《论语》抄写完成。在6个月的时间内,学生记者利用课余时间上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借阅、书店购买等方式找齐了六十部书。在抄写过程中,大家和孔孟对话,与李杜共语,和经典拥抱,与大师交流,一起分章节抄写,平均每人抄写10万字左右,全部书籍最终于国庆前夕抄写完毕,并设计了统一的封面,装订成册。学生记者还从所抄写的国学经典书籍中遴选了二十多条名言警句,邀请书法协会同学创作出书法作品,连同手抄经典书籍一起展出。
书国学经典,写人生华章在为期五天的展览中,众多师生前来参观,反响强烈。9月26日上午,我校党委书记肖任贤、副院长蔡付斌,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厅社政处处长汪立夏,党委宣传部部长曾德生等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汪立夏部长与学生记者进行了交流,询问了此次活动的创意、抄写、装订等情况,并欣然题词,“书国学经典,写人生华章”。当他得知部分学生的家长也参与了此次活动后,练练称赞此项活动很有意义,认为大学生积极自发地学习国学经典,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学生家长的参与更加凸显了国学经典的魅力,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校园内掀起学习国学经典热潮。肖任贤书记仔细翻阅了线装的古风韵味的手抄经典后,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说道,“校报记者抄写60部书很不容易,体现了陶院学生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用手抄(图为副院长蔡付斌与学生记者交流)国学经典这种方式献礼祖国六十华诞别出心裁,也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构建和谐校园需从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环境着手,校报记者团通过手抄、学习国学经典,将经典中的精华内化为自身的气质,提升自身品味、陶冶情操,很有意义。”
9月28日,学工部部长吴本荣参观了展览后认为,“在校大学生应多读经典名著,认真研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人文社科学院陈健毛老师参观后寄语学生记者,活动很让人震撼,希望学校开展更多此类的活动,使更多的学生真正深入地了解国学经典所蕴藏的思想内涵。”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校报记者团“重温经典,开卷有益”主题系列活动之一,校报记者团还将开展“学习国学经典交流会、国学经典(图为校党委书记肖任贤参观展览)朗诵比赛、学习体会征文”等活动。
学生心声:爱国学经典就是爱国不少前来参观的同学在留言簿上留下了自己的感受:爱国学经典,就是爱国;从《周易》到《道德经》,“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给了我奋勇前行的力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让我懂得了生与死的价值;从《论语》到《庄子》,“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督促我真诚地对待周围的朋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启发我对知识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结;经典,仿佛是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风,沁人心脾;阅读经典,则像与众多的圣哲交流,从思想到灵魂都得到了提升;感谢经典,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透明的窗,送给我生活的一抹阳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抄写者心语:通过抄写经典,学到了很多知识参与此次抄写经典活动的06级英语专业刘妍同学颇有感触的(图为省委教工委宣传部部长汪立夏为展览题词)说,“我从小就对国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经典’的确切含义始终没有清晰的理解。参加‘手抄六十部国学经典’的活动,让我在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古代圣哲的思想和智慧。”
抄写一部部厚厚的经典书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激情,更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有的学生记者通过抄写《梦溪笔谈》,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增长了见识;有的学生记者钢笔字不是太好,但通过抄写厚厚的一本书后,发现自己的字工整了很多。
08陶设专业的张婉青说道,“《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道德经》……当看到六十部装订成书的手抄国学经典著作被整齐地摆放在展厅中,听到伫足阅览的同学和老师发出阵阵赞许声,想到在全体团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花了足足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了抄写任务的时候,我的心溢满喜悦和自豪。真的,每一本书都饱含了抄写者对国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08陶艺专业的王雪雯同学全家人都参与了抄写工作,他回忆道,“暑假期间我将《古文观止》带回家抄写。父母和姐姐看过之后也很鼓励我,并热情的参与进来,在抄写的过程中,我们全家人一边抄写一边讨论文章中的字句,获益匪浅。通过这次‘手抄经典’活动,平常可能没有时间去领略内涵的经典著作都与我们有了亲密的接触。从拿到书,到辛苦地抄写,再到开心地看着自己的成果被装订成册,最后形成规模在图书馆展出,我们在辛苦又快乐中也获得了许多的人生感悟。”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些国学经典是先哲们倾注毕生心血完成的。先哲们告诉我们知礼仪,明孝悌,讲仁义等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我们的精神气质,为我们的心灵点亮了一盏盏明灯。通过抄写,不但练了字,而且深入地了解了一些历史故事,并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书已经抄完了,但是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不能减。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关注、学习国学经典的人们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