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农村建设下生态经济建设问题的调研———以上犹县林业利用为个案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新农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缩短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展生态经济。在新农村生态经济建设中,林业的生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笔者对自己的家乡———上犹县的林业利用情况展开了调研。
上犹县地处江西省西南边陲,全县国土面积22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74万亩,占77.6%,活立木蓄积量330万立方米,活立竹2000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3.2%,是一个典型的山多水多田少的山区林业县。笔者以社陈村及其邻村为例调查了三个村林业利用情况,历时十六天,调查了三十多片山林,走访了五十多户人家。
一、上犹县农村林业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林业资源开发过度。
调查项目
村名 树木砍伐程度 最大砍伐程度
(估计值,单位:亩) (个别情况,单位:%)
社陈村 90 63
乌溪村 110 50
六村 96 71
(二)林业资源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三)各林地开发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笔者所在家乡社陈村的老屋场林区树木的砍伐程度就达50%,而邻村六村的石行径林区数目的开发程度就是最佳状态也就只能达9%。
二、上犹县林业资源没有合理利用的原因(一)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对于林业开发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大部分森林管理员都是由村委直接指派,其文化程度相对不高,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也相对薄弱。由于山区采用林地分管政策,农村人民居住点分散,山区交通不便。使得林业资源的管理比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间接影响了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农民对于林业资源的利用缺乏一定的认识。根据笔者的走访,有63%的村民认为树木的砍伐与法律无关,所以部分村民一时受利益诱惑而盲目伐木,这是造成林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最主要原因。
(三)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民们纷纷盖新房,置办家具,从而加大了林业市场的需要,木材需求量上涨,很多林业收购老板把目光转向林深木茂的山区。农民受利益驱使,有的转化为林业收购者,有的成为其雇佣者,帮人伐木已经成为当地一个新兴职业。
三、上犹县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及建议(一)强化林地林权管理,加大管理的力度,实行责任到位。定期对各林区进行抽查。对于森林管理员进行定期教育,提高其素质。
(二)继续深加大新农村建设,对于一些尚未开发或者开发程度较低的林区进行适当的开发。而对于那些不利于开发或者开发效益不理想的林区可以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区,风景区进行管理。
(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水平。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一些与林业有关的产业,比如家具厂,木材加工厂等。这样既提高了木材的价值,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实行产业一体化,(五)对于植被破坏比较严重的,受砍伐程度比较深的,能恢复就尽量恢复,不能恢复的或者难以恢复的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笔者建议种植油茶树,因为油茶也属于当地的一大亮点。(08药剂 方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