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记事
列车的飞来驰往勾勒了寒假的外围,不同的故事填充了五彩的假期生活。40多个日子里大伙都演绎着怎样的故事呢?那先从路上说起吧……同是朝着家的方向,大伙心中却有着不同的感触。教育科学学院10级于凡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这次回家让他有些兴奋:“能独立回家,让父母看看我的成长,心情比较激动,当时就想赶快回家与家人团聚。”相较于新生的兴奋,已经大二的张童的回家路却充满了苦闷与坎坷。早上五点天还没亮就跑去买“一票难求”的火车票,千辛万苦挤上了火车,还要历经16个小时的煎熬才到目的地,吸取了上一年教训的张童这回自带了一个小折叠板凳。可是回家的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火车可颠,一阵颠簸后我的小板凳就受伤了,再也没有复原。”张童开玩笑地说着。
朋友,从来不曾想起,只因不曾忘记,同学聚会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寒假的必修课。聚会的形式无非唱K、吃饭、游玩,或是重返高中校园回味昔日求学奋斗的情景。无论是何种形式,传递的都是我们暖暖的纯真友谊,在寒冷的冬日里给我们带来了暖春的气息。教育科学学院10级周亚东回忆起假日聚会时说道:“高中的同学早已散布全国各地,半年未见难免有些生疏,然而一句笑骂便又把距离拉回从前。”公共事务学院09级周晴对于今年寒假的一次聚会经历记忆特别深刻,“我们约定好正月初八在高中校图书馆前面集合,见面后大家都特别激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中午吃饭时男生们要求买点小酒助助兴,那时我就觉得即便不喝酒,站在图书馆前面、看着那些久违的笑脸,我就已经‘醉’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然而当我们大部分人拿起行李朝家的方向赶去时,一些人却背起行囊开始自己的寒假打工生活。寒假第一天就到了江苏吴江一电子厂打工的文学院高永刚道出了众多外出打工学生的想法:“爸妈在家里劳作挺累的,我大了该为家里出份力。为了多赚点钱我主动要求加班,累点苦点也不怕,跑这么远,不赚些钱不值得。”曾被误认为是“童工”的物理与信息学院10级王娅楠身上多了几分成熟,谈起刚开始打工时打翻茶水、弄坏电饭煲等囧况,王娅楠淡淡一笑:“还好大家都很照顾我。”即便有大家的照顾,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还是很辛苦:打扫卫生要光洁如新,站立迎宾须抬头微笑挺胸自信,服务顾客细致到位……固定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时间不免有些枯燥,王娅楠却用学习英语来消解烦闷:“在这个中式快餐店的前厅,有四个假期打工的女孩儿,我们会在饭店的人流低峰的时间捧着英语书凑在一起。”还有这些平日里在家总是食欲不振、挑三拣四的女孩们,在这儿也就不再挑挑拣拣了,“毕竟不是在家中,说话做事都不能够太任性太随意。工作了一天比较累,也没有劲儿去在意那么多。”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今年河南省电视台的春晚上出现了河南师范大学的名字。应省台邀请,我校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合唱团参演了戏歌《我是河南人》的合唱部分。合唱团师生80多人克服放假期间的困难,一直在校进行紧张的排练。“我们一直排练到腊月二十三,当时天挺冷的,很多同学都感冒了。但为了完成排练任务,大家只是简单吃了点药,稍事休息就加紧排练了。大伙儿齐心合力,顶过来了,谁也没拖后腿。”参演了节目的张修江说到。学校也很重视合唱团的排练,为他们提供了食宿,元月十号就派车把参演人员的行李拉到了东区宿舍,每人每天有三十元的生活补助。二十三上午来到了省电台,二十四晚上顺利的排练录制了节目,二十五早上拿着学校早已定好的车票,张修江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张修江说:“虽然不能早点回家,但能和同学们参与咱河南人的本土春晚感觉很荣幸,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寒假。”
孔夫子曾言:“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回首寒假生活,我们反躬自省,尽管经历不相同,但大伙都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将假期的收获装进背囊,把遗憾在新学期里补上,让我们带着信心在刚开始的学年里尽心尽力地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