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泽

赵殊

马兴隆

夏吉昆

顾利勤

何树虎

吕川

邓永富

吴川

谭昆

张志宝

颜绍猛
莫泽: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 莫泽,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投身教育事业30 余载,在工作 中坚持实事求是,教书育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深 受学生喜爱。
在教学中,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认真实施以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他提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 应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革一般“讲授式”为“体验 式”教学法;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教学;由“灌输式”向 “研究型”的转变;以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 效性。他还积极投身课程建设,参加课程改革,加大实践性教学力 度。同时,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使教学 质量得到了提高。赵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赵殊老师,来自化学化工学院,从教29 年以来,在教学第一 线兢兢业业,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 成效突出,师德高尚,为师生和同行所公认。
在教学工作中,她每年完成本科教学任务不少于500 学时, 教学效果良好,每门课程教学评价均处于前三分之一段;每年完 成学院考研辅导课20-25 学时;完成成人教学72 学时,教学效果 优良。在教学研究工作上,主持《中学化学教学论》重点课程建设, 正在建设中;主持并完成《分析化学》优质课程建设,全校多门课 程建设项目中名列前茅;主持云南省十二五规化教材《分析化学 实验》教材建设,正在建设中;已编《仪器分析》教材一部。在教书 育人方面,担任过2 届全日制生班主任、担任过4 届成人班主任; 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3 组。 马兴隆:做学生喜欢的老师马兴隆,美术学院教师,自2003 年到我校美术学院工作以 来,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绩。
在教书育人方面,时刻鞭策自己“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践行素 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将 DBAE 等新思 想、新观念灌输给学生,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素质教育中心开设 素质拓展培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与“用”的结合,根据专 业特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创作,指导学生参加国家、 省、市、区举办的展览、比赛并多次获奖。同时,他还在教学管理、科 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作品多次入选各级展览,参加国际展览5 次;省、市级获奖项7 次;数十幅作品刊发或被画集收录。 夏吉昆: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夏吉昆,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自1990 年到我校工 作以来,一直在教学、管理、为学生服务的第一线,努力工作,不断 进取。2007 年9 月被评为学校评建先进个人,2008 年10 月被评 为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20 多年来,夏吉昆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丰富 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开展科研,发表学术论文10 余篇,参与完 成省部级、校级科研课题5 项,教学深受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肯 定和喜爱。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 作,得到学院和班级学生的肯定和好评。他做班主任工作的14 年,先后多次获得学校优良学风示范班、团省委红旗团支部等光 荣称号。
顾利勤:用行动诠释教师职业的内涵顾利勤老师自1986 年参加工作以来,在教学一线和管理工作 中默默奉献了25 个春秋,无论工作如何变动,她总是在工作岗位 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职业的内涵,先后 被学校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教学工作中,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所授 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她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主持或参与科 研课题多项,先后公开发表论文10 余篇,主持的校级重点课程 《解析几何》于2008 年顺利通过验收。在她担任全日制教育 20011111 班班主任期间,她时刻注意研究教育规律,强化学生教 育引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该班曾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 “先进班集体”。何树虎:做个踏实工作的人何树虎老师自2003 年8 月进入学校党委办公室工作以来,踏 实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工作中,他善于学习总结,面对办公室复杂的工作事务,能 积极理顺工作关系,构建办公室文件管理规范,提高学校公文运转 的效率,为学校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上级大 量的调研检查,他创造性地完成学校各类报告的汇报材料的 PPT 文件制作,以优质的工作业绩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2008 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多年来,无论在 哪个工作岗位上,他以极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在较好地完成学校党 委、学校领导和办公室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时,能自觉主动地给自 己加任务,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独立并 协助办公室领导拟写数十万字的文稿,处理了数万件校内外文件。 吕川:贴近学生做好管理吕川,2002 年从部队退役后分配到学校工作以来,先后在学 生处、学生社区管理中心工作,他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 己,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在工作中,他始终冲在工作第一线,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积 极协助学生处、学生社区管理中心领导制订了《学生宿舍管理制 度》等20 多个规章制度,夯实了我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化建设的 基础,在逐步实现我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工作中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0 年5 月14 日,组织申报的我校学生公 寓住宿管理制度参加了全国高校“学生公寓住宿管理制度”示范 文本征集评比大赛,经国家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学生公寓管理 专业部专家的精心评选,荣获“全国高校学生公寓住宿管理制度 评比一等奖”。 邓永富:做师生的良师益友邓永富老师于1983 年7 月,工作28 年来,服务于图书馆多 个工作岗位,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全面熟练的工作技能。
他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做到对年青同事的传、帮、带。 面对师生,他总是以热情、主动的态度竭诚服务,成为了学生的良 师益友。在完成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 项, 主持和参与校级科研项目6 项,参编著作2 部,主编教材(在编)1 部,发表论文7 篇。此外,还积极承担新生入馆培训教育和《文献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教学工作,协助筹建了“滇东北地方文献 室”。由于勤奋工作,2005 年2 月,他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 省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先进工作者”;2010 年9 月,还被云南省图 书馆学会评为“云南省图书馆学会2009 年度优秀学会会员”。 吴川: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吴川老师自1984 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 奋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年华。
从1984 年工作至今,吴川经历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无论在 什么工作岗位,他始终坚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2003 年上半年, 面对“非典”的严峻形势,他服从组织安排,到豆奶厂煎制中药,不 怕苦,不怕累,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奋战;2010 年上半年,为抗击 百年一遇的旱灾,他带领工作人员与水电、餐饮、绿化的同事紧密 并肩作战,并与水厂、消防武警、公安交警进行联系,动用洒水车、 消防车、高压水泵等,调运数千立方生活用水,确保了新老校区师 生正常生活用水。他总是这样,只要为学校的工作,他不惜牺牲休 息时间,不求回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谭昆:做一名优秀的编辑谭昆,从事编辑工作26 年,经历了《曲靖师专学报》到《曲靖师 范学院学报》的发展。26 年的编辑生涯,见证了学报发展的心路 历程。其中,有着几多的志趣和理想的追求,也有着几多的报人情 结和深深的眷恋。
由于出色工作,其个人2002 年获得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 学报研究会颁发的“高校学报突出贡献奖”;2004 年在云南省科 学技术厅组织的云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期刊编辑系统优秀编辑 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编辑工作者”奖;2005 年中国人文社会科 学学报学会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2007 年 获“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学优秀论文”奖;2009 年在全国高校 科技期刊“三优”评比中获优秀编辑学论著二等奖。 张志宝:平凡岗位作奉献张志宝老师自1989 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学校的管理服 务工作,不论是在图书馆工作行,还是在资产管理工作上,能够以工 作为重,服务分配,勤奋工作,在历年履职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 尤其是在2003 和2004 年的履职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
在图书馆工作多年,他不断加强学习积累,具备了适应不断发 展的图书馆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圆满地完成了各项 工作任务,得到了同事及行业上级部门领导的好评。2007 年任资 产管理处设备管理科科长以来,推进了采购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 化,使设备采购做到了规范、及时,保证了教学仪器设备更好地服 务于教学科研,也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结合高校资产管理信 息化工作要求,主动承担了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了资 产管理的现代化管理。颜绍猛:为网络建设尽份力颜绍猛,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一名教师,自2003 年参加工作 以来,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工作出色, 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多次受到学校及部门的表彰奖励,并在 2009 年获云南省电教优秀工作者。
在2006 年学校开发网络课程系统的过程中, 负责完成了网 课系统程序开发的大部分工作,使学校的网络课程实现了零的突 破,为学校后续的网络系统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 年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出期末考试实行计算机网络考试的要求下, 积极和部门同事一起刻苦攻关,开发成功网络考试系统并应用于 三次期末考试,完成20000 多人次的计算机网络考试,对学校的 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近三年,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 刊物上发表文章共计十余篇,2009 申报的课题《网上考试系统开 发研究》获得学校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