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编者按:今年是建党90周年。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勤恳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本报将在此栏目中陆续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
坚持献血十二年———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林建清





  累计献血41次,献血量高达62600ml———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的教师党员林建清已有12年献血历史。
  “能献血,说明我健康”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无偿献血是一个良性的社会互助机制,它可以让一个人尽到公民职责,实现社会价值。”这是林建清坚持献血的理念。从医学角度看,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林建清幽默地说,“每一次献血还能获得一次免费体检呢”。
  献血前会进行快检,献血后会进行复检,献血一周后血站的医护人员会以短信形式告知献血者的血液合格与否。“能献血,说明我健康”。
  其实对献血者的健康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从林建清的健康记录上看,他均达到各项的指标。这和他坚持均衡饮食、锻炼身体密切相关。平常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到小区及附近的公园跑步。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已坚持六年献成分血从2005年开始,林建清开始献成分血,在这之前,他一直是献全血。
  第一次献成分血的经历让林老师印象最为深刻,“那时候对献成分血是毫无概念的”。和第一次献全血相比,首次成分献血给他的感受便是“紧张”与“谨慎”,最终他还是走进了厦门市中心血站。“献成分血,时间是献全血的六倍,每次都要一个多小时,躺在床上不能动,而且针管粗,我的血管又很细,没经验的护士有时候还找不准。”说着,林老师卷起袖子,只见两粒芝麻大的针眼在他的右臂清晰可见。“这是今年2月15日献血时留下的。”
  据了解,献血分为献全血和献成分血。林建清指着自己的献血记录对我们说道,目前献成分血就是献血小板,机采血小板的单位是u;他还耐心地告诉我们,20u相当于献全血1600ml。在他的献血记录表中,我们看到的基本是20u/次的献血记录。2005年他到上海访学时,仍坚持献了两次成分血。看着表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我们久久未能释怀,而对面坐着的林建清表情却很幸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正是林老师。
  “公民意识”和“党员职责”
  林老师无偿献血得到了周围同事朋友的尊重和支持,他还和当地一些献血志愿者结成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奉献的喜悦。他的事迹也在无形中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学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大学生献血,既是自己社会价值的一种实现,也是文明的传播方式”。说起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赠的生物工程学院环境0711班的学生童天盛,林老师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厦门市从1998年加入全国无偿献血行列,而林老师从1999年就开始献血,算来,他已陪伴厦门市无偿献血事业走过了十二个春秋。作为一名教师,他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学生什么叫公民责任;作为一名党龄十几年的党员,他用时间和行动见证了他心中的“公民意识”、“党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