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京内企业聚拢北工大 毕业生双选会实现“三赢”







  135家招聘单位、4500个工作岗位、4000名参会毕业生……12月3日,北京工业大学2011届毕业生大型双选会在奥运场馆火热进行。
  此次双选会是北工大举行的第五次大型双选活动,为北工大毕业生就业开拓更多就业资源和入职机会,并为用人单位提供良好的选择平台,体现了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三赢局面。135家招聘单位相比于往年同期又创下了参会单位数量的新高,其中京内参展单位更是占到了参展总数的80%左右,许多用人单位都是慕名而来,有些则早在9月初就来电询问双选会参会情况,凸显了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市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基地所具备的强大吸引力。
  早上八点半,距离双选会开始尚有半个小时,入口处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参会毕业生怀抱着简历,眼中透露出期许与坚定的神情。无论是早已久经招聘会战场的老将,还是初次参与到双选会中来,在当下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无疑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招聘单位:我们需要的是人才
经济危机余温尚在,应届毕业生纷纷表示工作仍然很难找,尤其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满意的工作,更不是件容易事。
  与此相应,招聘单位却给出了不太一样的回应。正如那句电影台词所说: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当前的用人单位都不缺少员工,缺少的是高素质、高水平的员工,缺少的是人才。那么用人单位招贤纳士,最需要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毕业生。有些单位告诉我们,他们每年都来招聘,北工大的学生技能水平和业务水平都不错,唯一的不足就是综合素质欠佳,比如说话方式、交流技巧、基本礼仪,而这些往往都是用人单位在面试中非常看重的东西。对于简历的设计,企业更喜欢有针对性和专业性,能全面表现自己同时又简洁明了的模式,千万不要盲目投递简历,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给用人单位的正常招聘工作带来困难。
  其次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毕业生。一般企业在招聘中都会参考毕业生的历年成绩单,但这仅是参考,并不会作为企业用人的最终标准。即使专业对口,实际的工作与课本上的知识也是有实质性差别的,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能否尽早适应这种角色上的转换,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第三是具有吃苦精神的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过度自信”几乎成为了80后、90后的代名词。鉴于北工大工科专业占优势的特点,双选会吸引了住总、中建、铁路局等招聘单位前来,为理工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可选择的岗位。这些企业均表示:现在工程类职位越来越不吃香,源自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过高。其实即使是文职类专业,作为新人也要从基层做起,没有吃苦精神和踏实肯干的热情,是难以胜任这些工作的。
  招聘单位求贤若渴,对应届毕业生充满期冀和希望,而参与此次双选会的应聘学生们又是怀揣着怎样的梦想呢?
应届毕业生:我想进名企
随着双选会的有序进行,场内的参会同学人数越来越多,纵观整个会场,北大方正、华视传媒、北汽福田、王府井百货、沃尔玛、数码视讯等企业的展位前排起了长队。与此相较,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却门可罗雀。固然,这些名企招聘岗位的覆盖面比较大,为不同专业的同学都提供了客观机会,但很多毕业生都坦言,自己带着名企情结。在北汽福田的展位前,我们采访到了一名排队准备投递简历的研三学生,她表示自己既希望找到对口专业的岗位,又希望能是家有名的公司。而站在她身后的一名大四男生也有相似的想法,他虽然还没有过相关实习经验,但仍不愿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这样凑合过去,应聘单位的质量和名声是他很关注的。
  带着崇高的职业理想走入职场当然没错,但有时适当合理降低预期,或许会带来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在很多中小企业和国企同样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在当今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同学们不妨多给自己创造几条路,由被动变主动,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双选会上我们还发现了不少大二、大三同学的身影,他们大多是来寻找实习机会或是提早了解招聘企业信息的。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早作规划早下手是个不错的观念。
  
学校:多举措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
我校为了鼓励和帮助应届毕业生就业,从2008年底起,每年至少会在三月和十二月举办两场大型双选会,至今已成功举办过5场。与过去相比,本次针对2011届毕业生举办的双选会,参展单位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招聘岗位覆盖理、工、经、管、文、法等各专业。大型双选会的召开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为毕业生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应聘途径,同时降低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据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张老师介绍,我校学生在应聘中还是有较大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的掌握面广、社会活动经历丰富、70%以上生源在北京,再加上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热情,相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仍可以保持在90%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也会继续努力,争取使学生的就业层次更好、专业对口率更吻合、毕业生的幸福指数更高。
  在招聘会现场,同学们可以当场报名免费参加“四个力”的培训课程,即创业力、就业力、专业力及职业力。这是北工大结合学校服务北京行动计划、围绕“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为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采取的另一项举措。学生通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不仅能增强就业的竞争力,还能得到由北京市劳动局和北京市就业指导中心认证的相关证书,为毕业生创业贷款提供有效支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或许毕业生的应聘之路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相信总有一天,在不懈的努力下,每个人都能以成功的姿态来回望这段充满热情的、梦想初绽的经历。
  我们坚信,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何静雅 王园园 何佩兰 吕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