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182家企业前来招聘 3700多岗位虚位以待
5000多毕业生涌进“双选会”















  12月4日上午8时,我校体育馆早已人山人海,求职心切的毕业生们早早赶来抢占“有利地形”。上午8点30分,我校2011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校内外的5000多名毕业生将体育馆围得水泄不通。
  毕业生:几家欢喜几家愁
招聘会现场人流如织,进场不到2分钟,有的摊位前已排起了长龙。
  有的同学身着正装,踌躇满志地寻觅自己的“婆家”;有的同学四处张望,举棋不定,看着花花绿绿的招聘须知“挑花了眼”;有的同学带着几十份简历,不一会儿就投光了;有的同学一上午也没找到一个“心仪”的岗位。
  电子工程学院的赵军手里拿着精心制作的求职材料,胸有成竹地说:“我英语过了六级,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活动,找个工作应该不太难。”在北京某公司招聘摊位前,招聘员李女士对赵军非常满意,“企业生产线、实验室等场所的技术他都很熟悉,他谦虚和善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赵同学这样的人才,我们公司非常需要。”
  化学工程学院罗方强在招聘会里逛了一个早上只投了一份简历,“没有我中意的岗位,因为我不太想去化工厂工作,我理想的单位是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
  理学院的范忠在面试时快速地递上一份简历,便匆匆赶去另一个摊位投相同的简历,他是大多数“海投”者中的一个,范忠坦言,“我是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没什么经验,虽然投了那么多份简历,还没有企业中意我。”
  文学院的侯大超同学有些失落,“招聘文科专业的企业很少,我只看到中文客服这一个专业对口的岗位。我考了会计证书,但企业更青睐会计专业的学生。”
  除了专业要求对口外,许多企业将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奖学金等“硬杠杠”“横”在摊位前,不少同学惨遭淘汰。
企业:火眼金睛选人才
参加此次招聘会共有182家企业,大部分是江苏省内的企业,以及部分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还有一些成立时间不长的小公司。企业招聘岗位涵盖了经、管、工、法、理、文等多个学科,为应届毕业生提供3700多个岗位。
  招聘会现场,很多企业摊位前“人满为患”。雄邦压轴有限公司只招聘20个职位,却有数百名毕业生蜂拥而至。连云港新东方学校、英语培训中心等民办教育单位的报名处由于不限专业,一份份简历便雪片似地投在了招聘者的面前。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的戴先生已经第二次来我校招聘了,去年该公司在我校招了两名毕业生,今年打算再招收十名毕业生,“淮工的毕业生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个人素质都不错,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这样的毕业生很有吸引力。”
  南京星宏梦动漫制作有限公司茅女士首次来我校招聘,公司的横幅上写着:动漫制作急需100人,服务外包人才急需要200人。她坦言:“今年的毕业生实在是不够用,动漫制作专业的毕业生有几个,我们就要几个!”
  “我们要招聘10个机械专业的毕业生,机械专业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要强”,苏州软件园的招聘员一丝不苟地看简历并细致地询问前来应聘的毕业生,“我们是抱着‘淘’人才的心态来的,所以要求很严格。”
  学校:广开渠道促就业
就业指导中心从9月底就着手准备此次招聘会,他们利用连云港人才网、就业联盟网等网站发邀请函,打电话联系各地人才市场,邮寄毕业生的介绍资料到往年的参会单位。由于今年有60多家用人单位首次来我校招聘,就业指导中心对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也一一进行了审核。就业指导中心的骆海宏老师说:“学校除了利用“就业指导网”,定期公布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最新就业信息之外,还利用QQ群和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将有关招聘信息发给每一位应届毕业生。”
  此外,各学院也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努力着。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广泛与校友联系,利用校友资源帮助毕业生就业;计算机工程学院积极联系企业,推荐毕业生去企业实训,有工作能力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可留在企业工作;土木工程学院利用校企合作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打开“绿色通道”。
  据了解,本学期全校已陆续举办中、小型招聘会数百场,近期还将举行十余场招聘会。已有300多名毕业生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非毕业生:提前“试水”做打算
招聘会现场你来我往,非常热闹,然而,除了拿着简历的毕业生、企业面试人员和忙里忙外的老师外,还有一群低年级学生也来感受应聘氛围,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他们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或认真地阅读招聘简章,或细心记录着重要的信息,或专心聆听应聘者的提问,或询问企业招聘人员“工作是否对专业有硬性要求”、“综合素质如何评定”、“对性别、年龄有何限制”等问题。
  建筑专业大三的刘枫说:“明年的这个时候就轮到我拿着简历四处奔波了,看着各单位的用人条件,自己还相差甚远,好在还有一年的时间,只要对照目标,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相信一定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大一的王姗菲也是来提前“热身”的,“看到招聘现场人山人海,无形中感到好大的压力,虽然自己才上大一,想在三年后找工作时从容应对就应该提前备战,赢在起跑线上!”(徐力维 祁春琳 李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