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
手机振动,翻开一看,来条短信:原99实验班同学8月31日在母校正门集合,看望老师,收到回复。
心里深处的某些地方被触动,思绪如野藤蔓延,那些熟悉的面庞又一次在脑海浮现。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伴着稚气快乐的童音,一群小孩和一个扎着马尾的大姐姐跳皮筋,而我,是那个害羞的人柱,帮着牵皮筋。黄昏的夕阳斜斜地搭在她的左侧脸,使她白皙的皮肤更加柔和。她的马尾一跳一跳,将光线打出一个一个的圈,那样青春和朝气。她是我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王燕老师,刚从大学毕业。晚上回家,我在作文本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我最喜欢的老师》,“王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放假回家,从木箱子里翻出来看到这些,忍不住摇头浅笑。
赵亚兵老师是我初中乃至现在最引以自豪的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之间有了一份谁也不知道的默契。那时,我总要早早起来,给家人做完早餐,才踩点去学校。而他,有每天早上环公路晨跑的习惯。我们在路边碰上,他总是冲我点头微笑,腼腆的我,虽然也回应一个眼神,但会在心里再加上一句,“老师,早上好。”他每次都是在我进教室后一两分钟才慢慢走进去,不让我因为迟到而难堪,不知情的同学都羡慕我运气好,从来没有被老师抓到。因拖欠补习费,而被喊到教务处去解释。他牵着我的手,第一次感受到除了父亲以外的力量,大大的手,软绵而温暖,给我勇气。他替我说好话,说我平时怎么乖,成绩多么好,学校居然免去了我的补课费。那时候,总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一定要考上市重点,到时候请老师吃饭。只是为了找一个理由,一个让我鼓起勇气感谢他的理由。就是这样一个俗气的愿望,因为各种原因,到现在,都没有实现。
最喜欢的是高中的王腊生老师。仰慕他的才华,教语文的时候,《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张口即来,伴以他特别声调的吟诵,真的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他亦幽默从容。有次上课,一个学生捣乱,顶嘴说句脏话,也没见他动气,还是圆圆的脸,一脸淡定。“说话呢,要有创意,别学人家都骂人,应该文雅一点,当时满堂哄笑。事后,听说那个同学给老师道了歉,也没见老师有多炫耀他教学生有方,还是那样地亲切真实,顾及周全。那时候,经常幻想白天可以成为他的女儿,可以和他一起吃饭上课,晚上回到自己温暖的家。
高考前就幻想着毕业后回母校和大家一起聚的情景,想象那时候大家又会有怎样的改变。也许,正如“近乡情更怯”,真正离开后回来,反而“近师情更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学校。我以我平静的方式获知他们的境况,在和同学谈到他们的时候,鼻尖发酸。在公交车上,路过校门口,总会很大声地喊:“呀!我母校!”
大学里,也碰到很多很多很好的老师。AnnaHuang,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气质盈盈。穿着有品位,注重细节小搭配,古色古香的耳坠和戒指使我想起家乡的凤凰。期待每一次的上课,猜想今天的你又会如何穿着。你随性。以轻松大方的形式上课,就像一群人在闲谈,于闲散无拘束中传授我们知识。
静静地收拾桌上的物件:课本,笔袋,眼镜。在转身出门的那瞬间,还是她们围着你,温暖拥抱,依依惜别。相信我,我也同她们一样,在心里已拥抱了你好几遍。同时也将细细碎碎的留在心里,慢慢反刍。不管以后是否还会见面,所有美好都将终生珍藏。
周围的突然嘈杂,图书馆活动的人渐渐增多,有的来,有的去,打断了我的如潮汐强烈的回忆。我整理书本,准备去教室上课,去聆听又一位好老师。
我以为尘封的记忆至少会沾些微尘,没发觉,打开来,还是如此光鲜。谢谢我生命中的好老师,或青春,引导我对生命的热爱;或儒雅,教我得体有礼;或才华横溢,激起我对知识的渴求;或知性,教我从容,视淡如命。
以前,会想着要当一位老师,却渐渐离这个职业越来越远,后来想到,无关乎职业,只要心存善意,和悦身边的人,不只是教师,一样应该能做到。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有关青葱岁月,有关温柔记忆,那些我们以往的岁月和心情,多年后,那些逝去不再回来的东西,那些青春的留念,因为嘉年华,才倍感珍惜和感激。不联络不代表遗忘,有些东西,是要放在最深处,独留自己记忆和回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世人心里有自己的标准和念想,愿所有老师一切安好。
那些花儿,已是繁华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