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自立自强 诚实守信”十名优秀大学生事迹摘登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爱党爱国,立身 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 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尊、自 爱、自立、自强的精神,由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处 组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自立自强,诚实守 信”十名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经过学院推荐、 演讲比赛和公示等环节,孔然、周萍等10 位 同学被评为我校第四届“自立自强 诚实守信” 十名优秀大学生。本报特将这10 位同学的主 要事迹摘登如下:
孔然:在栉风沐雨中成长
孔然,人文学院2007 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她是一个独生女,但 七岁那年,父亲患了肺癌晚期,不到半年时间就离开了家人,母亲也由 于工厂破产下了岗。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困难,锻炼了她,使她在栉风 沐雨中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成熟。
2007 年,她踏进曲靖师范学院的校门。在老师的推荐和同学的介绍 下,她奔波于家教、促销等各种零工的场合。生活终于向她开了一道门 缝,看见了一线曙光。在母校肥沃的土壤中,她贪婪地吸收营养,孕育着 果实:四年当中,她的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多项奖学金,取得了“师蕾杯” 辩论赛冠军,师范技能夺杯赛“全能之星”荣誉称号,“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学校 “ 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以及“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各种表彰三十余次。在去年 十月份被任命为人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主席,今年年初获得美国政府全额公费,代表学校赴美 国德克萨斯州学习访问;并成功地在泰国著名的诗琳通公主皇家中学完成实习。
周萍:用感恩点燃梦想
周萍,女,汉族,中共党员,教师教育学院2007 级学前教育专业的 学生。曾先后担任“校园之声”广播站副站长,教师教育学院学生会副 主席以及班团支书。
她出生在一个工薪家庭,父母给了她良好的教育和物质保障,为 此她心怀感激,也倍加珍惜,但她知道,幸福不是用来继承的,而是要 靠自己争取。自入学以来她刻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四年来,她的成 绩始终保持班上绩点及综合评估第一的成绩,此外,她积极参与各种 演讲、书画、歌舞比赛,曾获学校首届求职简历大赛获一等奖,并取得 国家级舞蹈教师职业资格证和钢琴教师资格证,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担任沾益电台少儿节 目主持人以及舞蹈老师。“也许我不是最漂亮的,但我是最阳光的;也许我不是最出色的,但我 是最积极的;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是最有热情的。”这就是一直激励着周萍,走的更远、 更高的座右铭。
巫月蓉:用自强书写青春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007 级学生巫月蓉,出生于福建省三明 市的一个五口之家,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农民,家庭较为贫困。为了 减轻家庭的负担,从大一起,她就开始了兼职生活,先后给13 个初、高 中的孩子上过家教并多次利用假期做促销。这些付出,使她获得了回 报,从大二开始,她就几乎没有向父母要过生活费和学费,在本学期参 加学校举办的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 ,获理科组三等奖。
多份兼职占用了她大量的时间,但由于她刻苦学习,三年来学习 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两名。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 金、美国赵氏廷芳基金,并连续六次获学校一等奖学金。此外,她还自学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 二级和三级的考试,并通过英语四级。2010 年,参加了第四届“育英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获学校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云南省的选拔,成为我校唯一一件入围“云南省‘华夏银行·希 望之星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作品。她还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 部”、“优秀团员”等。
柴娜:让大学生活更加精彩
柴娜,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071211 班学生。2007 年8 月,她孤 身一人踏进了曲师的大门,军训结束后,班主任找到她,要她做临时的 学习委员,那时,她突然意识到,她的大学也许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
从那之后,她更加努力,在学生会里,她从一名普通的干事做起, 大三时成为学院学生会主席。在这段时间里,成功的策划并组织了多 次学生活动。她还重视自身实力的提升,2010 年6 月中下旬,接到通 知,学院将选拔同学去南京师范大学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物理教学 技能大赛,她报名参加了初选。经过初选、最终选拔,于7 月30 日参加 总决赛,获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她觉得,大学这几年,她过得精彩、丰富而充实,参加了各种活动、比赛,获得了国家级、省级、 校级、院级奖项20 余个,这一张张奖状,都是对她成绩的肯定,是这种肯定,在支持着她一路前行。
施玉梅: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为了把自己锻造成一个乐观开朗、大胆自信,擅于与人交流的施 玉梅,她积极地争取各种上台的机会,不停地训练自己如何对他人 敞开心扉,如何克服台上的紧张感,如何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进行 眼神交流。她坚信“天道酬勤”这句话,2010 年4月她顺利地通过了 专业四级考试,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三等奖”,在“希望之星”英语风 采大赛中,获得“曲靖市二等奖”,并赴昆明参加云南省总决赛,同 年,又先后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和“省级三好学生”。此外,她的学 习成绩一直在班级排名第一,连续三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一次省政府励志奖学金、一次 省政府奖学金。
今年大三的她,已是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开学来便加入了考研的队伍,回首一路走来, 最让她引以为傲的不是那一张又一张的证书,而是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她不再会害怕,能勇 敢地笑一笑了!她将带着这份勇敢,微笑着走完大学,走向更高的平台。
张冬:享受到创业的成功
张冬,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07 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他出生 在偏远山区,家里几乎所有的经济来源都靠父亲那微薄的工资,还要 赡养年逾70 的爷爷奶奶。入学以来,除了2007 年开学家里给的第一 笔费用以及后来创业父亲支持的小部分费用,张冬就再也没有问家里 要过一分,而且妹妹大学的全部生活费以及小部分学费都是他出的。 2007 年10 月,他开始了第一份兼职、家教,还做过促销员、广告宣传 员,最多的时候身兼三份家教,平均每个月七八百的收入也够生活费。2008 年6 月他建立了自 己的创业团队———“冬凯团队”,在团队最艰难的时候又辗转去做雅芳直销,还担任曲靖地区 的直销服务主管。2009 年4 月他自主创业成功,“冬凯校园车行”效益颇丰。
在一个很偶然又必然的机遇中,他接触了江中集团的相关负责人,经过多次接洽,8 月份 得到江中小舟医药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在曲靖区域负责该公司部分药品的销售工作, 他现在是曲靖地区的销售经理,10 月中旬又再次得到授权,投资在某家医院设立了专项,从此又开始了创业的征程。
朱丕绍:在困难面前永不言弃
朱丕绍,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08 级学生,来自文山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里有年近七旬的双亲,母亲身体很差。今年暑假,面对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她说:“妈妈,你一定要和女儿一起永 不言弃地走下去,一定要等你的女儿走上工作岗位,领到第一个月的工 资给您买件新衣服,等你的女儿把您从寒冷的土屋中搬出来,住上舒适 的洋房。”
为了对母亲许下的这一誓言,在学校里,她倍感珍惜学习时光, 努力学好专业的每门课程,她的学分绩点和综合考评均排在班级前五名。在学习之余,自立自 强的她,努力去做各种兼职。目前,她做着两份初中家教,通过做这些兼职,不但在很大程度上 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使她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升。在充满色彩大学校园中,作为一名 学生干部,她积极为身边的同学服务,工作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曾被评为校级 “优秀班干部”。作为一名党员,她严于律己,用行动见证入党的誓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 生,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分别取得了京剧艺术培训证书,及学校青春杯排球赛团体第一名的 好成绩。
唐砚书:靠努力创造未来
唐砚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8 数学与运用数学专业学生。先后 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云南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他出生于会泽县一个普通的农村五口之家,家庭微薄的收入让他 早早懂得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曾告诫自己:要自立 自强,在逆境中崛起!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未来。在校期间,他学习 上刻苦努力、生活上勤俭节约。通过努力,他个人综合考评始终都在班 级前五名,曾连续两学期取得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担任数信学院学 生会主席时,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学生会各项管理制度,从工作模式和工作成效 上进行提升和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生会管理模式。牵头建设完成了“数学与信息科学学 院团总支学生会工作网”、“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家教服务中心网站”、“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学习天地”三大主题网站和学生活动报名系统等。
刘苏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刘苏川,政法学院2008 法学专业学生。先后担任政法学院学生会 主席、大学生就业指导协会会长,班级学习委员等职务。
母亲为了她能上学,只身一人外出打工,然而,母亲意外的车祸让 她在求学的路上变得愈加艰难,但坚定和执着的信念成就了她。自入 学以来,刘苏川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从大二以来,她基本上能自己 解决生活费甚至学费,然而,在勤工俭学的同时,她并没有忽略了专业 知识的学习,为了调节好二者的关系,她充分运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时间学习。一份耕耘一份收 获,通过她的不断努力,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茅,先后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同 时也连续四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刘苏川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她将带着母亲给她的信念,自 立自强勇敢的走下去,去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
贺正飞:风雨过后花更艳
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 级工商管理专业的贺正飞,出生在乌蒙 山下、牛栏江畔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大学里,他总是积极的寻 找学习、工作、兼职的平衡点,虽然工作和兼职花费的时间很多,但 他并没有把学习落下,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云南省三好学生”荣誉 称号,获香港伍集成特困大学生基金会的资助,并且两次获得了国 家励志奖学金。
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无家的孩子,在大学的众多假期里,只回 家过两次,每一次当看到别人拉着行李箱回家时,他总是很羡慕,总想每年都能见到父母一 面,由于工作和学习努力,贺正飞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多次获得了校级“优秀班干部”、“优秀团 员”等称号,获得了校院级奖励20 多次。在学习工作之余,他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 在“育英杯”创业计划大赛中,他的作品获得了好成绩,在“联通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通过 初赛、复赛到决赛,获得了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