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话题
随时随地 手机上网 得焉?失焉?手机上网给大学生带来的便捷与困扰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已经从一种通讯工具向娱乐工具延伸,通过手机上网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网页、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对大学生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校园、教室、宿舍、公交车……随处可见大学生对着手机屏聚精会神的享受着手机里的网络世界。
  
手机上网虽然精彩 伤身耗时得不偿失
2009级广告专业学生李欣(化名)平均每天几乎有三个小时花在手机上网上面,从最初的10兆免费体验到20兆,再到30兆……虽然多次升级手机流量套餐,可她还是发现自己通常在每月10号左右就把30兆流量用完了。
  “老是忍不住去摸手机,总会惦记着QQ空间、人人网有没有人留言,有没有人在QQ上找我聊天。上课的时候还偷偷把QQ挂在手机上。”2010级新生小孔的情况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距离月底还有8天的时间,小孔办理的每月100兆的流量套餐就用超了20兆。他自称手机党,除了睡觉时间之外,即便是上课也会忍不住拿出手机上网,多半是在QQ上和朋友聊天,逛空间分享自己的心情,或者登新浪微博,上天涯社区,或者看看视频,下载歌曲……在手机世界里忙得不亦乐乎的大学生们,随之而来的是视力明显下降,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和学习。“上大学以来,上课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用手机看新闻和聊QQ,不知老师讲什么内容。一堂课后感觉什么知识都没有学到。”说起这些,大三学生小叶有些懊悔。他告诉记者,虽然知道这样对学习会有影响,但还是经不住手机娱乐的诱惑,感觉“随时随地就可以掏出手机来上网,既可以打发无聊时间,还能跟人交流、获得资讯,简直太方便了。”
  除了方便,价格优惠也是学生用手机上网的重要因素。小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没电脑,想要上网聊天就必须得去网吧,一小时2元左右,按3个小时计算,就得花6元钱。而如果办理流量套餐,一个月5元钱就能拥有30兆的流量,就算一天24小时在线,也不过才用掉几兆流量,比起去网吧,实在很划算。
  湖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我校心理学教授严梅福认为,学生过度沉迷于手机上网表现出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手机上网是高科技改善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而青少年由于自身交际范围狭窄、沟通交流能力差、精神空虚以及价值观不正确等原因,极容易沉迷于手机网络世界。
  严教授介绍,沉迷虚拟世界而脱离现实是手机网瘾给大学生带来的最大危害,长期将自身感情寄托于网络,不仅严重影响学业,还会导致其渐渐疏离现实,加剧其冷落现实人际交往。
  
沉迷网娱实不可取 加强自律势在必行
任课老师们已经感觉到手机上网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我校大学生记者团对武汉6所高校1003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5%的同学曾经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上网,而其中超过一半人是在用手机进行网上聊天。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上网,克服手机上网依赖症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作为一名任课老师兼班主任,商学院赵老师认为他有责任增强课堂吸引力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将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提升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他认为,上课用手机上网不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更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在许多同学看来,上课玩玩手机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从这种小事就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这种随意、不受纪律约束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张继涛建议学校和老师应把手机网瘾上升到电脑网瘾的高度,对该问题投入更多关注,在开展教育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让学生在广阔的现实平台上展示自己。而学生自己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制定出明确的短、中、长期目标并付诸行动,尽可能多地和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虚拟世界只是一时 现实生活更要珍惜
令人欣慰的是,有很多大学生已经主动意识到手机上网的不良影响,并且劝告周围有“手机上网依赖症”的朋友改掉坏习惯。近日,记者也在用户群体主要为大学生的社交网站人人网看到一段泰国 DTAC电信公司名为 “不要因为十指间的精彩,忘却了身边真正的风景”的视频广告被网友广泛分享,截至2011年1月 6日下午,该视频被浏览579217次,分享次数达到了94237次,这个视频通过讲述一些人由于过度沉迷手机,而忽略了身边的女友、一起弹琴的朋友、一起工作的同事、一起旅行的家人、身边玩耍的孩子……告诉人们: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与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不要因为过度沉迷手机里的世界,而忽略了眼前最值得珍惜的人和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