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解可生活近照
解可,是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07101班的一位可爱女生,今年7月不幸被确诊为脑瘤。术后两个月,记者在学校遇到了她。倔强的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拖着大病未愈的身体,回到学校,继续她未完成的学业。记者面前的她,或许因为刚经历了脑部手术而稍显木讷,但依旧看得到她顽强的生命力。就像一朵为爱,永不低头的野蔷薇,那么美丽。
别后退 勇敢走出路的迂回从小解可就是一个要强的女孩子。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从小到大她都是个温顺懂事的孩子,父母自然不用操心她的学习。家里的墙壁上,满满地贴着她获得的奖状。“小学到初中,我一直都是年级前几名,上高中时,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到了较好的中学上学。那个时候,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此,我知道只有更加努力地付出,才会收获成功。”
高三那年,父亲的身体突然垮了下来,家里顶梁柱瞬时地塌落,家里笼罩着灰暗的色彩。坚强的解可明白,她就是家里的希望,这时的她绝不能退缩。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父亲,她强忍内心的伤悲,依旧埋头奋战在备战高考的战场上。高考后,因为父亲的手术,家里人忙得团团转,母亲日日夜夜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亲戚朋友们更是为了父亲手术那昂贵的医药费,日日奔波,四处筹借。正值高考填写志愿的关键时刻,家里却是一团糟。“这样的时刻,我应当是那个不再让他们操心的女儿”。现在,解可的父亲依旧受着癌症的折磨,常年卧病在床,母亲也因身体不好不能再干重活,解可还有个弟弟在上高中,这样的家庭对解可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她却觉得这更是她不懈前进的动力。
因为脑部肿瘤的影响,解可常常感到眩晕,时常呕吐,即使没有吃东西,也会有呕吐的冲动。这样的折磨此起彼伏,几乎击垮这个坚强的女孩。但是看着经历了不断化疗仍旧坚强生活的父亲,解可默默地告诉自己:“如果不能承受这种疼痛,我就不配做父亲的女儿!”看着母亲每日以泪洗面,乐观的解可躺在病床上,用唱歌的方式宽慰难过的母亲。穿越了生与死的防线,解可告诉记者,“人生终究要面对种种磨难,只要勇敢地与命运抗争,一定会战胜一切。”
用力撑开双臂 任自由纷飞大一时,解可就是班级里的团支部书记,一干就是三年。三年来,她曾带领班级两次获得校级“先进团支部”称号。作为一名党员,她在学习上也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甲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和荣誉称号。“这三年来,我取得的成绩都是大家爱护我支持我的结果。”
作为城规专业的学生,熬夜完成设计绘图是解可学习生活的必修课。“经常是泡在教室画图直到教室断电,再回寝室开着小台灯继续奋战。似乎手中的铅笔和钢尺,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了。”当记者问起,如何能够静下心来面对那些“无聊”的线条时,解可腼腆的笑着说,“其实,这三年我养成了每天慢跑的习惯。跑步不仅锻炼身体,也锻炼了自己的耐性。就是这样的训练才使得我能够沉下心来去享受这其中的美妙之处。”也许长跑,才是解可如此安静的原因吧,也是这份安静,才使得解可跑得更久更远。让悲伤破晓 为爱永生“我像是个被爱紧紧包围的幸福孩子。”这是解可对自己生病以来时刻被大家关注着的总结。“在医院的时候,也许由于我们是脑肿瘤科室的病人,随时都有离开人世的危险,所以病房的病友们时常互相鼓励,互相安慰。旁边病房有个9岁的小女孩,经常和我一起聊天一起玩耍。因为我很想回学校继续学习,有些沮丧,她常常鼓励我,要我坚强,要我努力挺过这一关。这个小女孩乐观的心态,甜美的微笑,在那段日子真的给我了莫大的鼓舞。”除了病友们的互相鼓舞,学校的老师同学们给解可的鼓舞,也深深的感动着她。听说解可病了,班里的同学轮流去医院看望解可,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同学朋友鼓励她的温馨短信。土建学院2010级的大一新生,听说解可的故事后,自发写信给解可,鼓励解可勇敢面对病痛。
“当我被推入手术室的瞬间,看着妈妈哭红的双眼,我的不舍没有人能懂得。当手术后身上的麻醉渐渐褪去,躺在重症看护病房里的我,睁开双眼,看到这个明媚的世界时,我哭了。我还活着,那一刻,我大声喊出了‘妈妈我还活着’。”说到这里,解可的眼圈红了,陪在她身边的妈妈也流出了泪水。“这一次病了,最应该感谢的是妈妈。她一直陪在我身边,照顾我,宽慰我,和我一起度过难关。我知道,这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
“我不去想明天的我会不会再一次倒下,我只想好好珍惜每一天,不留下任何遗憾。这世间,亲情、友情、成为了我最在乎的事情。跨越了生死的界限,我与死神打了一个照面,如果不更加珍惜,那就枉费了上天的一次眷顾。”
倔强的解可,用尽了所有力气,坚持回校学习,就像一朵被爱洗涤后盛开的野蔷薇,永不低头。(王雅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