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王国海 通讯员 何芳芳)临近圣诞、元旦,一些有“商业头脑”的学生怎会放过这个既能赚钱,又可学到经验的好机会呢?创业孵化园的一些学生抓住商机,利用课余在校园里纷纷“下海”经商,零食、围巾、帽子、文具、还有热销的苹果……一系列冬季热销品被摆在了同学们的面前。
12月22日中午,正值同学们下课,学院食堂门口人群熙熙攘攘,十几个摊位前都站满了顾客,形成了一条热闹的街。
记者在现场看到,创业集市主要以冬季保暖用品和节日用品两大类为主,尤其贴近学生生活的商品销售量尤为喜人。店主们为推销自己的产品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在一个摊位前,三个高大阳光的男生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是纺织学院5班的学生,卖的是各种样式的包包、皮带和钱包。“我摆摊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学习经验才是最重要的。”其中一个男生告诉记者,今年刚升上大二的他,平时在学校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而这次摆摊,正好给他创造了一次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据介绍,摊位上那些包都是2个男生亲自去进货的,是时下同学们最喜欢的类型和颜色。
摊位很多,这就需要“大学生商人”用自己独到的方法来吸引顾客。“我们卖的东西,虽然大街上都有,但也是同学们平时必用的,我们追求的是诚意,卖的东西也不是很贵,一般都是同学们能接受的价位。”这位男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做生意,虽然有不小的竞争力,但是也让他懂得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希望我能从中学习到更多的营销技巧。”
据了解,七成摊主是大二学生,三成摊主是大一的新生,部分摆摊的学生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集市售卖的方式。这次为期两天的创业集市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活动,很多物品都是清仓特卖价。他们表示,近两天天气不错,对集市的生意有一定的帮助,大多数摊位生意都不错。各摊主的营销手法,是决定销量和盈利的关键,各位摊主都使出了浑身招数,热情周到地招待着来往的同学和老师。有些摊位上不止只有摊主,还有前来帮忙的同学和朋友。
团委创业指导穆老师表示,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是让学生在集市的货物售卖中学到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让更多大学生能从叫卖中得到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