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一 路 上 有 你———记优秀班主任蔡高强





  “他是在我们失败的时候,给我们鼓励的人;他是在我们困惑的时候,为我们解惑的人;他是在我们成功的时候,为我们喝彩的人。他就是我们07级法学四班班主任蔡高强老师———我们永远的 ‘老蔡’!”谈到荣获 “湖南省2009~2010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的蔡高强老师,法学院07级法学四班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赞叹有加,并亲切地称之为“老蔡”。
  在学生眼里,蔡高强亦师亦友,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实践路上的启发人,更是生活上的贴心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路陪伴着学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在蔡高强的指导关心下,法学院07级法学四班先后被评为校级先进班级、校级示范班级、省级先进班集体。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七年的时光里,蔡高强本人也四度获得校级和省级的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同时荣获教学管理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和校内奖励14项。
  求学路上的引路人在法学院07级法学四班同学刚入校的时候,蔡高强就如同一艘航船的舵手和引路人,指导学生们制定了详细的班级章程和规划,引导他们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学习目标,特别在英语过级、专业技能、考研和集体观念四个方面明确思路,让班级这艘大船朝成功的彼岸驶去。
  “我本人是教国际法的老师,我深切体会到,对于一个新世纪人才来说英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经常告诉他们,英语是你们人生发展的跳板。”
  在蔡高强的指引下,法学四班从大一开始就设了早自习和晚自习,专门用于学习英语。学生在认真朗读或背诵英语单词、英语文章的时候,蔡高强时常出现在他们身边,他自己也经常收听英文广播,借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从侧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老蔡教我们如何运用转化思维来学习英语,让我们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有一次跟外国人聊天,可是忘记了马铃薯的英文单词,就用‘chinesepotato(中国土豆)’来代替,很有意思。”法学四班班长姚佳丽风趣地说道。
  对于班上学生的学习,蔡高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光有英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全国司法水平考试,才是一个法学专业学生进入职场的必备通行证。因此我鼓励他们要勇敢地报考国家司法考试,只要认真备考,就不难。而且对于国家司法考试中间的心态变化,我也会密切关注。”
  “蔡老师在大一的时候就让我们确立报考研究生的目标,到了大三还专门抽出时间为我们详细分析各大高校的法学名师和报考动态,我们很受用。老蔡确实是一个优秀的舵手和引路人,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会迷失学习的航向。”一位张姓同学道出了全班同学的共同心声。
  正是在蔡高强这位舵手的引领下,07级法学四班快速成长,班级凝聚力也与日俱增,表现出了超常的热情和超强的集体荣誉感,在一次次磨练中,同学们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赞誉。
  “且有操舟神舵手,能团大众去撑天”。 英语过级、专业技能、考研和集体观念的凝聚,四个目标在大一看来或许有些“宏伟”,但三年过后,均达到预期效果:英语四级通过率达100%,六级通过率也达到51.85%;国家司法考试32人报名,14人通过;班级8人成功保送研究生,其他准备考研的同学也意志坚定,一心备考。至于集体观念的凝聚,鲜红的荣誉证书告诉我们,这个班主任带出来的班级,真的能“撑天”。
  实践路上的启发人“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启发和指导,而实行保姆式的看管,势必会限制学生自由发挥和支配的空间。这很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蔡高强特别看重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启发思维。
  蔡高强始终认为,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始终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的。就算是在班上当班干部,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所以,在学生制定社会实践规划,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研报告的时候,他始终充当“启发人”角色,只是从旁点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
  “2009年暑假,老蔡组织我们到了永州零陵区开展 ‘三下乡’普法教育活动。在期间的调研活动中,由于受新疆打砸抢事件的影响,很多部门不愿意接受采访,导致我们一次次遭遇 ‘闭门羹’。但老蔡不言放弃,一边启发引导我们继续思考群众性事件的调研价值,一边竭尽全力去联系沟通,最终感动了相关部门,使我们的实践活动,特别是调研报告的撰写得以顺利完成。”提及去年 “三下乡”活动的曲折经历,随队下乡的姚佳丽同学至今记忆犹新。
  对于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蔡高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整个调研报告的撰写中,我都坚持以‘启发人’的职责自省,时刻关注他们的写作进度,却不主动介入,给予他们启发意见,但不限制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年轻的心在这片浩瀚无边的法学领域自由翱翔。”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同学们写出来的调研报告《社会生活中农村群体性冲突的多元解决机制》获得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特等奖,而班主任蔡高强也获评湖南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每逢学校或班上开展实践活动,老蔡都会为我们设定一个目标,但过程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期间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老蔡说,他都会及时点拨,开启我们的思维大门。这不仅能积极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解决了眼前棘手的问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学生可谓受益无穷。”说到蔡高强的启发教育,胡啸同学一脸兴奋。
  生活上的贴心人作为班主任的蔡高强,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悉心指导,而且对学生的生活呵护有加,常从细节处着手,被学生视为知心人、贴心人。
  为加强班上同学之间的联系,创建和谐班级,增强班级集体育人功能,早在大一的时候,蔡高强就要求班干部制作班级联系表,其中不仅包含学生本人的电话,还有学生的家庭电话,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大一是我花时间在学生身上花得最多的一年,我尽量做好了‘三多’:多开会、多联系、多鼓励。”蔡高强相信只有从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细节入手,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而只有先与学生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将自己的理念传输给他们,让整个班级朝一个良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事实证明,班级是一个小环境,环境育人的功能也很强大。“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会产生较强的凝聚力,有一种持久的精神,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发展,都会考虑自身与环境的协调性。而从这样的班级走出去的人,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得到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蔡高强的细心指导下,法学四班在大一时,就建立了贫困生爱心基金,以帮助经济拮据的同学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中去。
  大一下学期期末,班上有位同学的母亲病重,急需住院治疗,但是家中早已负债累累。得知这一情况后,蔡高强立马从爱心基金拨出一笔钱,同时号召全班同学主动为其捐款,并带头捐了款。“在老蔡的感召下,短短几天,班上就募捐了近三千元。班委将这笔钱及时送到了我手中,使我母亲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谈及救治母亲之事,同学对蔡高强的感激之情益于言表。
  “老蔡总是让我们感觉很温馨,觉得他时时刻刻都会在我们身边支持我们,关心我们。他从不放弃任何学生,也不会让家庭贫困的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相反,他们觉得身在一个温暖的集体里,就更应该努力奋斗,不断为这个集体增光添彩。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老蔡还会在课堂上给我们穿插讲很多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小窍门,让我们感觉到家人般的温暖。”
  “四年何其短暂,我只希望在这四年里教会他们的东西能最终变成心灵上的认知,以便他们更好地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朴实无华的话语,饱含了蔡高强对每一个同学的深深祝愿。
  对于来自学校师生的褒奖与肯定,蔡高强只是淡然一笑,“就像中医用药,其实都是那几味药,疗效之所以会有差异,主要还是看临床实践,所以每个老师,或者班主任都会有专属的独特方法与经验。我始终认为班主任工作其实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是值得毕生追求的。”